主体
陈述对象
保持主语一致现代汉语的话题一般都由主语来表示,共同的主语是贯穿语段中各句的灵魂,是联系各句的纽带。所以,说话时尽量保持主语的一致性,可以避免“主语失踪”现象,但同时切记“张冠李戴”。 【例题直解】在人类的历史上,文明冲突的现象一直存在,或者说,政治和经济利益常常披着文明的外衣发生冲突。但另一个方面,____________。甚至可以说,冲突具有短暂性,而融合具有留存性和长远性。在许多情况下,冲突本身也成为融合的工具。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是( )A.文明更是融合的 B. 历史更是融合的C. 文明也是融合的 D. 历史也是融合的【解析】与前文的“文明冲突”相对应的应是文明融合,而不是历史融合,故排除B、D。由后文的“甚至可以说”可知作者要突出的是文明融合,故用表递进的“更”比较贴切文意。故选A。片段主体主要讲的是“文明”,所以结合前后关联性,很容易判断,横线处也应该论述“文明”主体。
保持陈述对象一致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性,是做到主体的一致的重要方面。陈述对象一致与主语一致有一定的重合的地方,但不等于主语一致,应做到“前后照应”。【例题直解】“笔墨当随时代。” ______________,时代主题的转换要求文艺面对生活调整自身的姿态。随着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转换,文艺的斗争思维向和谐思维转型也就成为历史的要求。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只有与时代同步伐,文艺才具有蓬勃的生命力B.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会带来文艺产业的发展与进步C.文艺的思维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时代生活的影响D.时代主题往往是特定时代的反映,是政治思想的凝集【解析】横线处前后的句子围绕“文艺”和“时代”展开,基于话题统一的考虑,横线处也不应该脱离这一主体。再结合其他要求,空格填入的句子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前文提到“笔墨当随时代”,体现了文艺是随着时代变化而要有所改变,后文提到了时代的发展对文艺思维方式的影响,因此兼顾前后语境,C项最为恰当。
言语理解题寻找主体很重要,在行测上占据重要分数,建议大家找真题琢磨学习哦
帮到了你,为我投票点赞收藏吧,亲爱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