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室、床
白天进行有规律的、适量的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人体血液流通,加快新陈代谢,并能缓解白天积累的紧张情绪,从而让身体得到放松,让晚间入睡更容易,推荐做一些有氧运动,如瑜伽、慢跑、羽毛球等。运动的时间因人而异,推荐在傍晚的时候,因为空气质量相对较好,气温也较舒适。不过应避免在临睡前运动,可能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避免摄入咖啡因或酒精,避免使用安眠药咖啡因中含有兴奋剂,会刺激大脑,让大脑更难镇定;酒精表面上看可以让人更快入睡,但会在后半夜的时候让睡眠变得断断续续,造成人无法进入深度睡眠;而安眠药,则有一系列的副作用,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上述任一物质,长期摄入或使用都会影响睡眠质量,所以应尽量减少和避免。
睡前只安排较安静的活动我们的大脑需要时间来慢慢安静下来,因此,在睡前几小时最好能避免工作或游戏,可以尝试用更放松、安静的活动来填充这些时间,如听听舒适的音乐、跟家人聊天或读一本书等。
给房间通风如果白天没有开窗,那在睡前半小时可以开一下,让新鲜空气进入房间,这样可以保证房间内有充足的氧气供应,帮助大脑在劳累了一天后更好地恢复。
避免睡前躺在床上玩手机很多人喜欢睡前躺在床上用手机刷微博、刷微信朋友圈,或看视频,这些行为都不利于大脑放松。此外,手机发射出的蓝光不仅会伤害眼睛,还会抑制大脑褪黑素的产生,而褪黑素实际上可以促进睡眠。还需注意的是,由于手机辐射有害人体健康,睡眠时若不关机,应放在离自己20cm以外的地方,切忌放在枕头边!
早睡早起人在夜间0点-4点最容易进入深度睡眠,而多数人在入睡1小时后才会进入第一次深度睡眠,所以最好在11点之前就开始洗漱,这样在午夜时就能达到深入睡眠状态。不仅如此,这个时间段也是人体器官重要的排毒、造血阶段,如果人体处于熟睡状态的话,对健康也有很大好处。
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讲,睡7-8小时最健康,过多或过少都会增加疾病的发生率。当然,不排除有些人只需要更少的时间就能保持大脑良好运作,那样的话,就听从自己的身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