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
1、总是满足孩子买玩具的要求。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于孩子买玩具的要求,总是无限制的满足,还有的不差钱的家长觉得自己的经济条件很好,不缺给孩子买玩具的钱,所以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对孩子的要求无限制满足容易使得孩子养成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特别是家庭本身并不富裕的家庭无限制满足孩子会导致孩子缺钱责任感,一旦不能满足则容易激化家庭矛盾,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而且被溺爱的孩子很多都比较自私,只考虑自己。长大后往往不招人喜欢。
2、采取强制手段或者使得孩子害怕的手段有的家长在面对孩子哭闹要玩具时,劝说无效时往往采取强行抱走或者语言威胁、自己走开藏起来让孩子找不到大人心生恐惧等方法迫使孩子放弃要玩具的想法。这种方法看似有效,但是孩子并不是自愿放弃,其心里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无节制要玩具的错误。
3、碍于别人异样的眼光向孩子妥协。有的家长一开始严厉拒绝孩子要玩具的要求,但是当孩子哭闹严重,被别人频频关注时,觉得丢人会向孩子妥协,为其购买玩具,这种做法往往会使孩子产生只要哭闹就能达成愿望的错觉,以后会更难管理。
4、和孩子哭穷有的家长看见玩具比较贵,就告诉孩子我们很穷,买不起,这种做法其实也是不对的,容易使得孩子觉得自卑,可以告诉孩子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买到这个玩具。
出门前讲清规则。带孩子出去前先和孩子说好是否购买玩具,如果孩子答应不买玩具而且做到了,就给予其一定奖励(可以是言语奖励、物质奖励、或者玩耍时间等方面的奖励)。如果没做到则有相应的惩罚,如打扫卫生,减少玩耍时间、扣减零花钱等。时间长了会使得孩子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
孩子哭闹时语言要温和但态度要坚定如果按约定不买玩具,但孩子在商场哭闹要玩具时不要对孩子发火,因为孩子对于形形色色的玩具本来就没有多少抵抗力,要和蔼的和孩子讲道理,讲规矩,不要威胁孩子,可以从看过的故事、动画入手,从如果遵守约定可以得到什么奖励入手让孩子逐渐接受不买玩具,这个过程可能比较长,要有耐心,也不要怕别人异样的眼光。
给孩子养成自己存钱的习惯如果宝宝很喜欢某个玩具,可以和宝宝制定存钱计划,同时约定宝宝哪些行为可以得到物质奖励,让孩子通过自己存钱来购买自己想要的玩具。
对孩子要有耐心,不要暴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