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的一期山东电视台的“开讲天下”的讨论话题是“精英人物学历造假”是否可以原谅?双方嘉宾唇枪舌剑,各说各的理。你说诚信最重要,我说学历是敲门砖;你说你的假学历挤掉了真学历者的机会,我说真学历者的能力也未见得比我这个假学历强……毛泽东是中师学历,老舍先生是中师学历,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但没人否认他们在各自领域的盖世成就。但是否就说明学历不重要?当然不是。尤其在现代这个社会,就更不是。钱钟书先生名著《围城》中的方鸿渐虽然拿了一个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却不屑于用。不屑于用的结果,是他根本就丧失了与“三闾大学”中某同样是克莱登大学“毕业”的某主任(忘了名字了)公平竞争的机会。潍坊一中原校长、现任潍坊教育学院院长的曹红旗先生曾经跟我们说过一句特别实在的话:你不能瞧不起学历。在当今社会,学历是不必可少的敲门砖。作为老师,有个本科学历已经远远不够了,你最好再拿个硕士学位——小学老师可能就差不多了。对于没有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学历就更重要。也许,你很有能力,但你没有学历,没有人愿意试一试你的能力,你连表现一下的机会都没有……(原话不是如此,但大意是这样)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整个领导班子(包括校长和中层干部)所有人的全日制学历都是中师。我们的能力都不如全日制专本科毕业生吗?现在各个地方新招聘的教师都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就我的观察和所闻,高学历毕业生中的确有不少杰出的人才,但平庸者亦自不少。学历并不是决定能力的唯一标准。但是,学历不是万能,没有学历却是万万不能。我们高新区自2007年开始大量招聘教师。报考1名小学教师的条件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这个标准一直没有变。一个位置常常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来争夺。难道教小学非得本科以上才教得了吗?本科学历的就一定教的比中师学历的好吗?硕士教的就一定比学士好吗?事实证明,非也。教师的教学业绩与学历并非成正比(当然,也绝非成反比)。我想,其他行业可能也差不多。然而,我曾经认识一位年轻的中师毕业生,她已经错过了包分配的年代。她在某校教了三年——老实说,口碑相当好,她教过的学生到现在对她还念念不忘,她的论文曾获得过政府教学成果奖(有3000元的奖金)。她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到现在,在政府清退代课教师的大背景下,她不得不离开了她热爱的教师岗位。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参加招聘?”她苦笑:“我没有学历。”“没有学历。”在若干年前也许还可以,但现在,不可以。我当然不赞成去拿假文凭。但现在毕业生手中的那一张纸,又有多少是真正包含了“学士”“硕士”“博士”背后应有的付出和努力、汗水和艰辛?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其实,这是一个根本不需要讨论的问题。在现实语境下,一样重要。有学历不一定有能力(当然,大都还是有能力的),有能力的不一定有学历(当然,大都是有学历的)。这个道理是人都明白。但是,明白人不一定就会办明白的事儿。有个词儿叫大势所趋。现在的大势就是“招聘的门朝高学历开,有能力没学历莫进来”。在相对公平公正的情况下,“有学历没能力的你也进不来。”所以,年轻的朋友,尤其正在读书的朋友,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前程,请尽最大努力取得一个较高的学历并获得该学历代表的能力吧!
下一篇:易次元怎么注册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