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青少年儿童弱视的病因有:1.先天禀赋不足,目中真精亏少,神光发越无力。先天眼带发育不足而目偏斜与生俱来,或眼珠发育异常,致能远怯近,日久目珠偏斜。婴幼儿期长期逼近视物或头偏向一侧,视之过久致筋脉挛滞而致目偏视或兼见小儿夜惊、遗尿等。2.小儿喂养不当,日久则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可致目失濡养,视物不明。多表现为食物不清或胞睑下垂;或兼见小儿偏食、面色无华、消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食后脘腹胀满、便溏等。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位于五官之首,是传递信息的门户、获取知识的源泉。筛查中我们发现,有视力障碍的孩子往往更容易怕生害羞,内心更脆弱,而有些出生后就患有眼部疾病的孩子,还可能会被影响到智力的发育,造成终身遗憾…
眼部由外至内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五个部分,分别内应于脾、心、肺、肝、肾五脏,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总称五轮。《审视瑶函·五轮不可忽论》中有论述。“夫目之有轮各应乎脏,脏有所病,必现于轮,势必然也,肝有病发于风轮、肺有病发于气轮、心有病发于血轮、肾有病发于水轮、脾有病发于肉轮,此五轮之易知者······”眼标也,脏本也,轮之有证,由脏之不平所致,未有标现症而本不病者。以上论述充分说明了眼与脏器之间密切的内在联系。
我们认为:眼乃先天之精所成,以后天之精所养。因为过于激动,过于忧郁,过于生气,过于劳心费神会引起体内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和,经络阻滞,眼营养渠道不畅通,目失所养,晶体弹性降低,近视随之出现。外养就是要注意用眼卫生。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避免过强过暗的光线对眼睛的刺激,注意休息,合理用眼。
人体的肝肾阴虚是近视的内因。由于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旺盛而又未成熟的时期,期间需要有大量的均衡的营养。来满足发育的要求。但是由于孩子的学业负担过重,营养不均衡的现象很普遍,就造成了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肝、肾虚弱的现象非常普遍。而眼睛是在肝肾精华的濡养下才得以发挥其正常的视觉功能的,由于肝脾肾功能不好,使眼睛的营养不能及时地得到供给,久而久之,就诱发了近视。 心主血脉,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心主藏神,影响思维活动的功能,心情平静,功能正常,循环系统正常,送到眼底的血液才充足,才能保证眼底的营养供应。肾主藏精,不过度的疲倦,肾精才充裕不亏虚,才能滋养眼睛,视力功能才能正常发挥。
预防与调护:1.儿童弱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十分重要,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3岁前为儿童视觉发育关键期,此年龄前检查视力最为重要。3岁以上儿童视力检查发现双眼视力差大于等于2行,双眼视力小于等于0.8者应及时到眼科就医。2.平时应注意增加营养,增强体质,认真积极配合治疗。
日三餐,要吃好;好赖饭,不挑拣。青菜类,要多吃;家常饭,营养全。
电视剧,不能看;误学习,损双眼。阳光下,书莫看;夜读时,光莫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