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31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cad初学教程(能够快速上手)

二维图形绘制,是cad初学者的良师益友,能够让我们快速の了解和运用好最简单基础的cda程序
方法/步骤
1

第一章 二维图形绘制的基本方法 1.1 直线的绘制 直线是图形中最常见、最简单的实体。命令是“Line”,或输入“L”按钮是 ,菜单位置是[绘图] > [直线]。 ★提示1:CAD的命令都可以从三个地方来操作:工具按钮、菜单命令、命令行命令,快捷键命令,基本上没有太大差别,取最方便者。在学习CAD中也要将命令的英文和快捷键记下来。 ★提示2:用ESC键中断命令,用空格键确定、完成命令,等于Enter键,等于右键结束。 ★提示3:CAD是一个基于命令式的软件,也就是说基本上都是由单独的命令和参数来完成某个工作的,只有单词,不需语法。一般不像3D需要多个命令交叉使用。 执行命令后,CAD的提示及操作如下: (看提示) ◆    指◆    定第一点:输入第一点坐标◆    后按空格键结束,◆    或在窗口拾取一点。 ◆    指◆    定下一点[或放弃(U)]:输入第二点坐标◆    后按空格键结束,◆    或拾取一点。 ◆    指◆    定下一点[或放弃(U)]:如果只想绘制一条直线,◆    就直接按空格键结束操作。如果想绘制多条直线,◆    可在该提示符下继续输入第三点的坐标◆    值。如果想撤消前一步操作,◆    输入“U”,◆    空格,◆    取消上一步操作。 ◆    指◆    定下一点[或闭合(C)/放弃(U)]:如果要绘制一个闭合的图形,◆    就需要在该提示符下直接输入“C”,◆    将最后确定的一点与最初的起点连成一条闭合的图形。如果想撤消前一步操作,◆    输入“U”取消上一步操作。 中括号表示可选项,小括号里是命令,/表示“或”。如何结束画线命令呢?空格,或者Enter,或者右键确认。 ★提示1:学习看提示,我们现在使用的是中文版本的CAD2004,最大的好处是真正的中文化,所有的命令都有提示出现,很多情况下,大家按照提示去做就可以了。 ★提示2:要结束命令时,可按空格键或Enter键来确定命令的执行。也可以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菜单里选“确认”。 ★提示3:要取消一个命令的执行,可在命令执行过程中按Esc键;使用Esc键还可以取消当前的对话框。 画精确的线,坐标系 下面我们先讲解进行计算机绘图的一个重要概念——CAD的坐标系统。 1.6 坐标系统 在使用CAD进行设计制图时,我们要告诉电脑把图形放到哪里,画多大。那么如何确定平面上某个点的位置,如何对图形进行表达和定位呢?这就必须涉及到坐标系和坐标的概念。它有三个垂直正交的坐标轴:X、Y、Z轴,其交点即为坐标原点。默认情况下,绘图窗口显示的是XOY平面,原点位于绘图窗口的左下角。也就是说,X轴位于窗口的底边水平向右,Y四位于窗口左边垂直向上,Z轴则是垂直绘图窗口向外,在三维视图中相当于顶视图。  绝对坐标   二维坐标 (x,y) 平面坐标系           极坐标   (d:输入一个数值或指定一段距离。   切点的位置不唯一,若方向反了,可改变切点的位置再试试。 尽量不要点选在线条杂乱的地方。 (如范例“002圆的绘制”)    CAD的绘图命令是基于几何参数的,所以我们要根据自己已知的几何参数去找可用的命令套用即可。 2.3 圆弧的绘制 菜单位置是[绘图] > [圆弧],有关圆弧的基本要素参看图“02有关圆弧的基本要素”。画弧有十种方法,默认情况下是以三点画圆弧,如果在激活了其他选项,则相应的提示如下: ◆    圆心 指定圆弧的圆心:指定一点作为圆弧的圆心点。 ◆    终点   指定圆弧的终点:指定一点作为圆弧的终点。 ◆    长度 指定弦长:输入一个数值或指定一段距离作为圆弧的弦。 ◆    角度 指定包含角:指定一个角度作为圆弧的包含角。 ◆    方向 指定圆弧的起点切向:指定一个方向。 ◆    半径 指定圆弧半径:输入一个数值或指定一段距离。 (如图“002有关圆弧的基本要素”) 范例:003绘制一个单开门的平面图 用直线命令绘制左墙体(100厚)。 用直线命令绘制右墙体。先点直线按钮,再点“捕捉自”按钮,用鼠标单击目标点,接着输入“@800,0”…… 用直线命令绘制门(800x400)。 用圆弧命令,先捕捉门的右上角,再捕捉右墙体的中点,最后点击右墙体的左下角结束。 2.4 矩形的绘制 发出[直线]命令后,命令行的提示及操作如下: 指定第一个角点或[倒角(C)/标高(E)/圆角(F)/厚度(T)/宽度(W)]:确定矩形第一个角的坐标,或者选择一个选项。 指定另一个角点或 [尺寸(D)]:确定第矩形第一个角点对角点的坐标或输入矩形的尺寸。 这里我们只讲解二维绘图的相关提示。 ◆    [倒角]  指定矩形的第一个倒角距离 <100.00>:指定第一个倒角距离或按空格键接受默认值。 指定矩形的第二个倒角距离 <100.00>:指定第二个倒角距离或按空格键接受默认值。 ◆    [圆角] 圆角是指矩开的四个角呈圆形。在发出绘制矩形命令后,输入F选择该项,命令行提示“指定矩形的圆角半径 <100.00>:” 输入一个值或按空格键接受默认值。 若倒圆角半径是7,矩形的短边要大于7才有圆角出现。 设置后再画的圆会有半径是7的圆角,因为有一个“当前矩形模式”,要输入F把半径设为零才能去掉这个圆角的设置。 ◆    [宽度] 用于控制矩形边框的宽度。发出绘制矩形命令后,输入W选择该项,此时命令行提示“指定矩形的线宽 <0.00>:”输入一个数值,确定矩形的线宽。 范例见“003矩形的绘制”,可用相对坐标(@65,40)也可用矩形的尺寸设置,使用相对坐标比较好控制。 范例:004 矩形的绘制在平移时,右键中还有[窗口缩放]即以框选的区域缩放;[缩放为原窗口]是回到上一次的缩放;[范围缩放]相当于3D中的充满,也可以通过双击鼠标中键来实现。 在第三个按钮的下拉菜单中,也有这几个功能,另外还有一个加减缩放,滚动鼠标中键也可达到此效果。加减缩放的好处在于当图形无法缩放时,可用加减缩放无限制地缩放。 当然,还可输入“Z”,Enter后,以窗口方式缩放。此命令是“透明命令”,也就是说可以在其他命令正在运行时使用“Z”命令进行缩放。 平时简单的缩放以鼠标控制即可。按住中键平移,z键区域缩放,双击中键充满。 3.3选择对象 ◆    点选:默认就是点选,◆    可以累加选择。在操作过程中选错了对象,◆    可输入“r”减选择,◆    输入“a”加选择。(必须在命令操作中才能使用。) ◆    左框选:只有包含住物体才能选中。 ◆    右框选:只要碰到对象即可选择。 3.4使用绘图辅助工具精确定位点 3.4.1对象捕捉 通过定制和使用对象捕捉功能,十字光标可以被子强制性地准确定位在已存在对象实体的特征点或特定位置上,从而保证上了绘图的精确度,既精确又方便。 在任何需要点的时候都可以使用捕捉,也可以找开自动捕捉系统,快捷键是F3,或者在状态栏中捕捉按钮单击右键,可以关闭和设置自动捕捉的项目。 中点、端点、切点等不必多讲,有几个要讲一下,如: ◆    象限点(或称为四分点):对于圆、圆弧是捕捉0o、90o、180o、270o上的点,◆    即捕捉X、Y方向上的点,◆    和坐标◆    系相关;对于椭圆则是捕捉长、短轴上的四个点,◆    和坐标◆    系方向无关; ◆    延伸点:用于捕捉对象延伸线上的点,◆    用于直线、圆弧等有确定延伸方向的对象。 ◆    平行点: 范例:不用编辑命令,使用LINE和捕捉绘制一个任意的平行四边形。 3.4.2极轴追踪 极轴追踪就是把某些常用方向设为参考方向,可以在光标靠近这些方向时自动追踪距离和角度。比如在一张图里经常用到30o角,我们就用极轴自动锁定这个角。 快捷键F10。或者在状态栏中[极轴追踪]上单击右键,弹出对话框中设置增量角。增量角就是每隔多少度就锁定一条线。在[增量角]下拉列表框中选取一个角度。如果没有想要的角度,可直接在编辑框中输入,光标将以你设定的角度值的倍数进行追踪。 ◆    [对象捕捉追踪设置]如下: [仅正交追踪]:仅显示已获得的对象捕捉点的正交(水平的/垂直的)对象捕捉路径。 [用所有极轴角设置追踪]:当指定点时,对已获得的对象捕捉点允许光标沿任何极轴角度路径进行追踪。 ◆    [极轴测量单位]设置如下: [绝对]:根据当前用户坐标系确定极轴测量的角度。 [相对上一段]:单击该按钮,根据最后创建的对象确定极轴追踪角度。 有了极轴追踪,可用光标作引导,直接输入距离。 3.4.3对象追踪 就是CAD可以自动跟踪记忆同一命令操作中光标所经过的捕捉点,从而以其中某一捕捉点的X或Y坐标控制所需要选的定位点。快捷键F11。 范例:不用辅助线,找矩形的中心点(捕捉长短边的中点,交点即为中心点) 范例:画“凹”、“凸”字形的图形。◆    每次使用的颜色尽量统一。如墙体用白色,◆    窗用品红,◆    门用蓝色,◆    标◆    注用黄色。 ◆    比较能体现物体性质为佳,◆    水面用蓝色、草地植◆    物用绿色。 6.2图层的相关属性 ◆    创建新图层 创建新图层时,如果已经在列表中选取定了一个图层,那么新图层将继承选定图层的特性。如果想使用默认设置创建图层,就不要选择列表中的任何一个图层,或在创建新图层前先选择一个具有默认设置的图层。 ◆    删除 ◆    设置为当前图层 CAD只能在当前图层上绘图,而且只能有一个当前图层。 ◆    打开/关闭图层 当图层关闭时,该图层上的图开是不可见的,不能进行编辑和打印。 ◆    冻结/解冻图层 被冻结的图层也是不可见和不可输出的,但是被冻结的图层不参加运算处理,可以加快视窗缩放、视窗平移和许多其他操作的运行速度,增强对象选择的性能并减少复杂图形的重生成时间。建议冻结长时间不用看到的图层。 ◆    锁定/解锁图层 被锁定的图层是可见的,但是不能编辑 ◆    改变图层名◆    称 先选择图层名称,然后单击式键盘输入新图层名,不可快速双击左键。 ◆    改变线型 加载 > 设置全局比例因子。全局比例因子的命令是“Itscale” ◆    改变线宽 线宽是绝对线宽,即不随着打印比例而改变。 ◆    打印属性 可控制选定图层是否可打印。关闭图层打印只对图开中的可见图层(图层是打开的并且是解冻的)有效。 某些线条放错了层应该尽快修正:选中对象,直接改到应放置的层。 提示:绘图时,先选择应该操作的图层,再开始。 6.3物体的个体属性 对于第一个具体的线条或者对象(文字、填充、标注等)也有自身的一些参数和特性,我们可以选取中基本一个具体的对象,可以直接在特性工具条上看到这个物体是哪个层,什么颜色,什么线型等,不过一般都是随层(就是和所在层保持一致),或者在右键中点开“特性”按钮可以查看一这个对象的全部参数和属性。 ◆    随层:以“随层”设置绘制的对象都将采用所在图层的特性。 ◆    随块:如果把对象的颜色特性设置为“随块”,◆    CAD将以默认的颜色特性绘制新对象,◆    直到它们被编组到图块中为止。当对象被编组到图块中时,◆    这些对象继承插入图块所在图层的颜色特性设置。 但是整个图形中的个体线条数量庞大,以至于不能过多地强调单独的对象的属性,所以虽然我们要以单独修改某个线的颜色或者线型,但是强烈建议不要这样做,在CAD中,大家永远记住个体服从全局,个体的修改应跟随整体的修改。 如:“墙线”层是白色   “门”层是蓝色   某个墙线,如果单独改成蓝色,别人也许就认不出这根线的层次了,将会带来识别和修改的混乱。 第七章 图 块   在设计制图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反复使用的图形,如门窗和家具等。如果建立一些常用符号、部件、标准件的标准库即“图块”,就可以将同样的图块多次插入到图形中,而不必每次都重新创建这些图形元素,从而大大提高制图的效率。类似于3D中的“群组”。

2

命令:mt Multiline text 8.4 符号输入 ●分数:用多行文本中的堆叠,如: M2:M2^,选中2^,堆叠。 1/2 :1#2 : 7/9 ●“度”(90o):[%%d](多行文字中右键 > [符号]) ●“正负号”:[%%p] ●“直径符号”:[%%c](出现方框,改为西文字体Arail) ●其他符号:(多行文字中右键 > [符号] > [其他],调出windows自带的“字符映射表”,选定>自制>粘贴。) ★提示:同一符号,不同字体,会有不同的显示。 8.5编辑修改文字标注 ●大量同类的文字可输入一个后,复制,再修改。也可用匹配刷快速修改。(看提示) ●修改命令: ed DDEDIT(可用于查看问号) ●使用[特性]管理器编辑文字 快捷键:Ctrl+1    第九章 尺寸标注 尺寸标注是一种通用的图形注释,可以显示图形对象的测量值,能准确无误在反映物体的武装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 标注并不难,难在要标注得规范。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规范。 ★提示:对于标注,最好新建一个层。 9.1尺寸标注组成 (范例011尺寸标注) ◆    尺寸文字 表明实际测量值,可用文字或符号表示。 ◆    尺寸线 表明标注的范围。如果空间不足,CAD将尺寸线或文字移到测量区域的外部。对于角度标注,尺寸线是一段圆弧。 ◆    尺寸箭头 CAD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箭头符号以供选择,也可以创建自定义符号。 ◆    尺寸界线 从被标注的对象延伸到尺寸线。 ◆    尺寸原点 表示尺寸标注时尺寸测量的起始点。 ◆    起点偏移量 从尺寸原点到尺寸界线端点的距离。 ◆    超出尺寸线 尺寸界线超出箭头的部分。 9.2 创建与编辑尺寸标注样式 与标注文字一样,进行尺寸标注也要首先根据绘图界限和绘图尺寸大小、根据不同图纸的需要来设置多种标注样式。 [格式] >[标注样式],打开[标注样式管理器]。默认为ISO-25。“新建”,打开“创建新标注样式”对话框,命名 > 用于 > 继续。 以“建筑标注”为例,[直线和箭头]中的箭头设为“建筑标记”;[文字]设为宋体,置于尺寸线上方,水平置中,与尺寸线对齐。 [主单位]中可设置[单位格式]和[精度]。建筑标注没有单位。还可以设置前后缀,输入符号,如在前缀中输入“%%P”为正负号,输入“%%C”为直径符号;在后缀中输入“%%d”为度数符号。 设置好后,一定要点“置为当前”。 [调整]:使用全局比例是指全部放大,全部缩小。当标注太小,不只是文字小,箭头也小,首先调整全局比例,如果觉得还不合适,再调文字、箭头、偏移大小…… [公差]:机械行业使用。 ★提示:最好不要炸开,否则不能用样式管理。 9.3基本标注、效率标注和引线标注 ●六种基本标注方法:线性标注(用于标注水平和垂直间距)、对齐标注、坐标标注、半径标注、直径标注、角度标注。 ●另外还有三种效率标注:快速标注、基线标注和连续标注。 快速标注:先作辅助线再标注。 基线标注:从上一个或选定标注的基线处创建线性、角度或坐标标注。 连续标注:可以创建一系列连续的线性、对齐、角度或坐标标注。 ●引线标注 设置:直线或样条曲线 附着:最后一行加下划线 9.4尺寸标注的编辑与修改 ●编辑标注:修改文字内容。选中后“新建N”,弹出对话框,<>表示文字内容,全选中即可修改;如果想增加符号,就在<>的前后加 代码即可。用命令“ed”也可以。 ●编辑标注内容:修改标注文字的位置。 ●使用[特性]管理器修改尺寸标注 选中物体后,鼠标右键最下行“特性”,快捷键是“Ctrl+1”。

3

一个长方形面,包括窗下墙、窗间墙和窗上墙。 三维墙体是通过二维平面墙线增加“厚度”值生成的,也就是把二维墙线在Z轴方向上“拉伸”形成的。 在CAD中,我们称墙高为“厚度”,称墙宽为“宽度”。 窗下墙 设置“墙体”为当前层;打开等轴测图。 捕捉“端点”和“中点”。 PL(多段线) 点第一点后,设置起点宽度和终点宽度。 用“特性”管理器,把“厚度”项修改为900。 窗间墙 输入ELEV,输入“0”,表示当前标高为0,即多线起点在XY平面上; 输入1500为厚度,即窗间墙的墙高。 PL。捕捉a、b两点。不必给多段线赋宽度数值,CAD将延用上次PL命令的线宽数值。 提示:a、b两点并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但多段线的起点和终点却在一个水平面上,这是因为多段线命令是一个二维绘图命令,它终点的Z坐标数值是由起点的Z坐标数值决定,所以多段线的终点并不与b点重合,这是绘制三维模型的技巧。 窗上墙 输入Elev,修改“当前厚度”为600,即窗上墙的墙高 PL 11.3.2建立窗户 由于窗框平面与水平平面垂直,我们不能在水平平面上直接绘制,而是需要改变坐标系统的原点和旋转角度,使当前坐标系平面与窗框平面一致。这就要用到“用户坐标系”。 窗框 当前层为“窗框” UCS:3Point UCS 端点捕捉, UCS,保存刚才定义的用户坐标系。命名为“UCS1” elev,厚度为80,表示窗框厚度为80毫米。 PL,起点宽为160,终点宽为160 输入C,使多段线闭合。 由于我们是沿着窗户的外边界绘制的多段线,实际上,160毫米的窗框只有80毫米在外面,另一半在墙内。 中间窗框 厚度80 移动 玻璃 当前层为“玻璃” UCS,世界坐标系 Elev,厚度设为1500,表示多段线的厚度为窗高1500毫米 PL,起点、终点宽度都为0,表示将来生成的只是一个面,没有宽度。 生成的玻璃只是带有1500毫米厚度的多段线线框。 为了更明确地表示窗框、玻璃之间的关系,为了将来渲染时产生足够的阴影关系,我们把窗框和玻璃向后移动80毫米。 Move,输入“@0,80”,表示沿Y轴正方向移动80毫米(此时为世界坐标系)。 11.3.2建立阳台 阳台墙 elev,厚度为-400毫米 PL,起点、终点宽度为120 Copy,输入“@0<900”,表示将向Z轴正方向900毫米处拷贝(此时为世界坐标系) 选中复制后的墙,特性中“厚度”改为-180 阳台底 阳台是有底的,否则在将来渲染模型时会漏光。阳台底面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可以通过修改用户坐标系并用宽度为0、厚度为阳台宽的PL生成,与生成玻璃一样,在此将介绍另一个绘制三维面的命令——3D face。 3D face(三维面)生成的“三维面”是由3个或4个顶点组成的,每个顶点的Z坐标也可以不同,也就是说“三维面”是空间上的面,而不像带有厚度的[多段线]生成的面那样是与XY平面相垂直平面上的二维面。我们在使用3D face绘制三维面时,不必考虑当前坐标系的状态。 1、[曲面],输入3Dface 捕捉点 提示:使用3Dface命令点取四个顶点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点取,相邻两点之间的边接线彼此不能相交叉,否则生成的面也将是相交叉的面。(不明白) 装饰柱 用多线画一个截面 画轨迹线 [旋转曲面],输入Revsurf, 输入0,表示从0度开始旋转。 输入360,表示旋转一周。 删除轨迹曲线和旋转轴 提示:系统变量Surftabl控制着回转体的曲面光滑程度,Surftabl的值越大,曲面越光滑,默认值为6。 11.3.2建立线角 PL画出截面, UCS,恢复前面定义的用户坐标系UCS1 PL画路径 移动截面至路径的起点处 输入P,选择路径 提示:用拉伸命令时,所需的二维图形必须是封闭的,它所在的平面要与路径的起点方向垂直,而且路径的起点要在剖面线图形平面上,否则拉伸会产生错误的结果。(不好做) 11.3.2建立窗套 建立窗套——实体布尔运算 窗套由三块不同尺寸和高度的部件组成,可以使用[拉伸]命令建立这三块部件的实体模型,然后通过使用实体布尔运算把它们合并成一个实体。 1、“窗套”为当前层,确认坐标系为UCS1坐标系,并恢复西南等轴测图。 2、绘制三个封闭的二维图形 3、[实体] > [拉伸],a形体拉伸200,b、c形体分别拉伸300和500。 4、输入Union,加运算。 移动到合适位置  11.3.3建立阁楼 包括阁楼墙、阁楼檐、阁楼窗和阁楼瓦四部分 阁楼墙 UCS,恢复UCS1 PL和画圆,作为阁楼墙和阁楼窗的二维图形 拉伸 布尔差运算 移动 阁楼檐 PL a形体拉伸350,b形体拉伸550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