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您好!我从小是个内向的男孩,我一直在改变我自己,原来初中的时候不善于交谈,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说话,高中以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改变自己,也逐渐敢于在多人面前说话,我表面不断变得开朗,现在上了大学,我还担任了班长的职务,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虽然我表面能够改变了,但这种性格能够改变吗?那次上体育课,我作的不是很好,因为我不擅长体育,所以我练习不好,武术的动作总是学不好我就很多次被他骂,说我病态(我的身体确实不好),我一句话都不说,等到下课人走得差不多了,他就当着其他人的面说你是不是从来不锻炼的,我一看就知道你是内向的,你心理面很自卑,虽然表面你没说。反正就是说得很直接的,我感到很受打击,所以我写信给您来求助,我现在不知怎么办?这位同学:您好!心理学家指出:种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态度;种下一种态度,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人的性格一直在不断认识、了解和发现自我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得在改变着,也随着随着经历和人生经验的不断增加而不断的在发生改变。你“初中的时候不善于交谈,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说话,高中以后我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改变自己,也逐渐敢于在多人面前说话,我表面不断变得开朗”这正说明了你的性格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足以说明性格是可以改变的!你说“从小是个内向的男孩……初中的时候不善于交谈,不敢在很多人面前说话”,就因为这个你认定自己是个内向的人,同时你的内心也不断地对自己灌输的就是“自己是个内向的人,不善与人交往”的观念,而你与人交往的行为又与这种认定是相违背的,这就足以说明你是一个善于向外沟通的人。你之所以听到老师说“我一看就知道你是内向的,你心理面很自卑,虽然表面你没说”而“感到很受打击”,就是因为你对自我的认定缺乏准确的判断。针对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努力改变自己原有的自我认定(自我意象),不再认定自己是个内向的人。自我意象是我们经常对自己所持有的一种观念,即“我是属于哪种人”,比如“我是一个开朗、活泼的成功型的人”;“我是一个内向、沉闷的失败型的人”等,我们的心智系统有这样一个特点: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人,心智系统就会不偏不倚的按照我们所想象的这种人行事。比如,我们自己想象成“内向、沉闷的失败型的人”,尽管我们有良好的愿望,但是心智系统就会不断抵寻找各种理由来证实我们将会失败,当我们的自信心被心智系统剿灭之后,我们果真失败了;再如,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开朗、活泼的成功型的人”,我们的心智系统就会动用各种方法寻找我们成功的经验和理由,这时候再加上我们对自己渴望和梦想的形象化、具体化,以及坚信我们能够成功,那么我们果真就获得了成功。由此可见,决定我们个性和行为的真正关键是自我意象,自我意象是建立在我们的思想和信念之上的。针对以上分析,对你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首先,要自信,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美化”自己。也就是你一定要先对自己满意,欣赏,用爱来呵护自己,热爱自己身体的每一部分,热爱自己的风格。当你接纳并喜爱自己时,你的身体就会从内心深处绽放一种美丽,会使你无论身处何种场合,面对多少人,都从容不迫,大方得体,潇洒自信,当然被别人所接纳,喜欢,也会无形中增添你的气质魅力!其次,要多读书,提高自己内在的修养。有人提出人生三境界:“读万卷书”即读有字之书,第一境界也——读哲学书籍,可以培养大气;读专业书籍,可以培养才气;读休闲书籍,可以培养灵气。“行万里路”即读无字天书,第二境界也——行旅游之路,可以扩大眼界;行探索之路,可以扩大世界;行助人之路,可以扩大胸界。“听万人言”即读人书,第三境界也——听苦难之言,可以磨砺意志;听幽默之言,可以磨砺情志;听褒贬之言,可以磨砺心志。把这三境界运用到日常生活以及社会交往之中去,这样你的气质和修养也就会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比如多接近一些气质好的人并与他们交朋友;多参加一些集体娱乐和体育锻炼活动;自觉给自己创造一些培养自己优雅大方、步履轻盈、愉悦快乐的环境,……。这些都属于读书的范畴。第三,接纳自己的外貌,对他人爱护和关心。每一个人在性格或外貌都有着独特的气质和优点,也对他人有着吸引力,所以我们要认识自己性格和外貌的优点,并加以运用和发挥,这样边便可以显示出你独特的魅力;一个人的是内在美源于心灵深处的爱——爱周遭的一切事物,爱身边的所有人,我们也将会获得相同的回报。爱护和关心他人是最具吸引力的气质之一,你爱护和关心他人的行为表现,别人将会为此种气质而折服。!第四,要显露自己的真实情绪,保持幽默感。一个人的真实自我表现别人容易接受和接纳,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喜怒哀乐、柔情蜜意都应该适时适当的加以表达,一个经常压抑、掩藏情绪的人,是会被别人视为冷漠无情的,试想没有人会喜欢和一座冰山交往呢?呵呵!同时还要学会幽默乐天的性情,懂得在适当的场合和适当的时间展露笑容或开怀大笑,这样就一定能受到别人的欢迎。第五,要心胸开朗,豁然大度,并适时向朋友求助。在社交中,不能因为别人与自己脾气不同,身份有异,就显示出不耐烦或瞧不起别人,也不要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动肝火,斤斤计较,甚至在许多场合弄得大家都非常难堪而下不了台,这样会令人讨厌的,要心胸开朗,豁然大度,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有困难时,应该向朋友求助,朋友会因你向他们求助而感到他们的重要性,他们不但不会轻视你,反而会引为知己,对你更加喜爱。第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心,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身边人所需要的人,都希望自己有所价值,所以面对自己的困难积极向他人求助,这不仅仅可以满足对方强烈的自尊心, 而且也会为自己的问题得到解决而感到快乐。不知这些是否对你有借鉴和参考意义,你的朋友杨永龙请你批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