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年老的professor一般在研究上所花时间不多,而且越是功成名就,越有很多非研究的事务。但他有两大优势:经验和学术联系(人际)。他能在大方向指导你,但是具体的指导可能很少,对学生较nice。 年轻的professor,associate professor或assistant professor一般在研究上花的时间较多,因为他还有不少学术追求。正因为这样,他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对学生往往也比较push。如果他带的学生不是很多,可以给你较多的指导。 如果他已经结婚,特别是有了子女,一般会比较nice。 选女导师时请慎重,如果她处在更年期,性情可能会比较烦躁。 通常,30-50岁是导师科研的高峰期。升为教授后的5-10年的导师比较有钱。 论文 论文不应该是学术能力的完全体现,却是衡量导师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 论文的档次很重要,这体现了一个导师对学术成就的态度。很多导师公布的是selected publication,这里面是他认为有一定价值的论文。如果是期刊文章,你得去检查期刊的档次,是否都是国际顶级或知名期刊,还是档次参差不齐。论文就像你穿的衣服,一个有品味的人,穿衣的牌子和款式一般较为集中。会议论文,同样要看会议的档次。 期刊论文是研究成果的详述和正式发布,审核周期一般很长(有时候长达2年);会议论文是研究成果的简介和交流,审核周期一般较短(1~2个月)。所以,导师最新的会议文章是其实验室最近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有时间的话,应该研究一下导师的论文。看看他是不断有新的idea,还是不断“营销”过去的idea。 论文的作者顺序非常重要。看看导师最近的论文。如果没有一篇是第一作者,则说明他很少亲自做研究,可能是指导学生做,也可能是很少花时间在研究上。如果大部分都是第一作者,则要注意他的职称。对于一个比较老的professor,如果还有如此旺盛的研究能力和精神,是很少见的(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指导学生不力)。在国内,常有人反映导师抢着做一作。在国外,这一现象少很多,因为国外设立了correspondence author,特意留给导师。 一个导师一般不止一个研究方向。请关注他在每个研究方向上真正做出了多少成果。那些方向很多,但每个方向上成果很少的导师就像打游击战一样,难成大气候。而且要明确,导师目前在做哪些方向,有些方向他可能已经不做了。 对学生的态度 不妨看看导师提供的lecture notes,从中能够看出他对教学的态度。从lecture notes的安排(排版、内容组织、附属资源)上能够看出他是否擅长指导学生。从assignment上,可以看出他对学生的要求,以及他是否善于提供有价值的课题来促进学生的提高。 其他方面 从导师的照片、网页、他指导过的学生、实验室情况等信息中,也能够得出很多有益的结论。这些以后有空再讨论吧。
上一篇:文理分科如何选择文理
下一篇:怎样获取考取研究生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