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607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活动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要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乐意参与学习,课堂上必须有一个吸引力,这个吸引力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我们教师有形和无形的力量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如何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呢?实践表明:教师只有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学生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才能主动探索,进而获取知识。
工具/原料
1

氛围、兴趣

2

方法

方法/步骤
1

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1)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先“设疑”,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确定思维的方式,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2)设置故事情境,引发求知欲。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一些起有趣的故事片断段。使学生在聚精会神听故事的同时,进入到新课意境。(3)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求知欲。从生产和生活中选取一些与教学相关、生活形象的实例,能使课本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让深奥的道理通俗化,从而使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并很快地把学生的思想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起到触类旁通,引人入胜的效果。(4)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实践欲望。在讲新课之前,演示新知的直观材料或直接指出新知识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等,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5)设置悬念,激发兴趣。教师通过设置一些令学生迷惑不解、好奇关切的悬念,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心中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和兴奋状态,从而主动参与学习。

2

2.围绕一堂课展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小学数学第八册中有“年、月、日的认识”这个内容,我们可以自始自终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标展开教学。以通过旧知识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2)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要学习的知识,有很多虽然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近,但由于他的年龄小,也很难理解。(3)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游戏引入课堂,寓教学于游戏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自学活动中掌握数学知识。(4)设疑激思,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教学关键巧设疑问,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才是启发的最佳时机。这时教师加以点拨,指引,才能一触即发,驱动思维活动,使他们自觉地成为学习的主人。(5)巧设练习,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课堂练习设计得好,不仅巩固新知识。发展学生思维,促进智能转化,而且可以增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在设计练习题时,要力求做到分层练习,形式多样,讲求实效。

注意事项
1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科学地设计学习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和主动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唤起学生的兴趣

3

创设学生乐意学、主动学的课堂氛围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