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358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高手晋升——领袖是怎样炼成的

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你时时刻刻无不处于社会的被动或者主动影响当中,如果你有进取心的话,那就请你从一开始就占据高点,眼光放远些,步子迈大点,胸怀放宽点,学会做一个领袖型的人士吧。做生活或者职场中的高手和做为某个方面的领袖从软件上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领袖是具有一定方向的高手。而高手或者说德高望重的人只是调解能力好,处事公道,说话得体,大家服气。
工具/原料
1

嘴巴,眼镜,耳朵

2

尊重,高帽,沉静的胸怀。

方法/步骤
1

宽广的胸怀:不管处于社会生活里哪个层次,哪个领域的人,高手(德高望重者)是别人尊敬你,是自然形成的,存在于别人的心里,是潜移默化来的。所以,一定要有大度的胸怀,这是赢得威望的必备的首要条件。假如你去协调别人关系,调节纠纷,处理社会事务时,只要你说一句不得体的话,或者你平时说过一句显得薄气的话,那么你就没有了做德高望重人士的资本了。

2

处事公道:社会就是要形成一定的规则,惩恶扬善,当然,社会上没有那么严格的善恶界限,但是总有乡约善俗,一个人只有懂得这些,别人才会想到要你去主持公道的。其实这也是作为协调者能够给社会做出积极贡献而感到有极大成就感的源泉。

3

尊重所有人(含当事方所有人):其实有时当事双方之所以矛盾激化,真的不是因为什么大的问题,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就是因为各自都觉得或者至少一方觉得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这在就需要你这个和事佬去给他找台阶下。看起来好大的事,只要你号准了当事方的脉搏,就可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是梳理,而是堵截的话,弄不好各人的小恩怨会变成大恩怨,继而发展成家族矛盾,或者社会矛盾焦点。这是有实例的:我小时候我们村有一户人家闹分家,分了半个月没分成,兄弟俩吵闹不休,当爹妈的没办法,只好请来了孩子的娘舅来主持分家,满以为这下总可以了吧,在河南的风俗是舅为大,就是舅舅在外甥的眼里就是天,这是必须的,但是还是没有分成,吵闹不休的恨不得要打起来,结果把娘舅气回家了,那时候虽说刚刚温饱,兄弟们之间怎么薄气到这个份上,竟然会闹到这个份上。说起来就是一头耕牛到底是卖了平分钱还是让一个孩子拿出一半的钱给另一个孩子,就这样,卖了不行,折成一半的钱给另一个还不行,共同拥有也不行。这时笔者的祖父实在看不下去了,因为都是本家,觉得这样闹挺丢人的,正好两个老人拉住我祖父让给评理呢,我祖父叫来两个孩子,当大家面询问了几句,是这样的:老两口要兄弟俩合伙喂着耕牛,老大要求喂养耕牛的一方折出一半的钱给对方,老二要求干脆直接卖掉分钱。我祖父是这么处理的:第一种办法不行,都已经分家了,就不要主张一起喂耕牛了,还是分了好,如果孩子们觉得合起来喂好,那他们再自己商议合计吧。第二种办法可行,比较难的是如何作价,需要把牛牵到行市上估价。第三种办法不行,有点只认钱不认实际需要的情况,耕牛能随便去卖吗,卖了不是还要买吗?但是我祖父却不是这么直接宣布的,只见老人家先把老两口埋怨了一顿,说:“不就是分个家吗,至于这么大张旗鼓的大搞动静吗,让全村都知道了多不好啊,孩子都是懂事的,以后不要这样了,影响不好,以后有事咱们老弟兄们好好商量,不会让你们老两口为难的。”然后回过头当着第二个孩子的面,把老大训斥了一顿:“你这个孩子,怎么当老大的!咱们种田的没有什么大灾大难的,卖耕牛是败家啊,你知道你弟弟为什么非要把耕牛卖了分钱吗,就是这一半的价钱你们怎么估啊,你都没说清楚,别什么事只是自己知道怎么做,别人就听你的(这话并没有贬低做弟弟的,就是说他们的主张是事出有因而已)。”我家老爷子就这几句话,结果当弟弟的说:“大伯,耕牛还是不卖了,折钱也行”;做哥哥的接着说:“大伯,合着喂耕牛也行”;我祖父最后宣布:耕牛市场上作价,分到耕牛的拿出一半的钱给另一个,如果兄弟两个想通了,再合起来一起喂养耕牛也行,那样股份也是明白的。这就是尊重当事各方,皆大欢喜的最好结果。

4

有方向性:高手和领袖的区别就在于领袖有强烈的方向性,在某一个行业或者集团里,有自己的一套思路,运用自己的眼光,智慧,口才,威望,寻找机遇、时机或者商机,达成一种让大家都比较舒服的收获或者成就。

注意事项
1

有时给对方戴高帽子是为了让对方及时下台阶。

2

处事为人千万不要让人觉得和你处事会被你算计,做一个高手(更遑论某个单位的领袖)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