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697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女孩子不敢穿亮色的衣服是什么心理?

每个人都可能有一些自己很独特的心理特点,要不咋说千人千面呢。大多数这类特点都属于个人特色,但要是你觉得这类自己的特色其实会经常性的困扰自己的生活,那是否有必要调整呢?单调的色彩让自己厌烦 前日听一个女孩絮叨,说自己好象从上初中开始就只喜欢黑白灰的衣服,太亮的颜色比如红黄绿什么的,要么觉得不好看,好看得觉得穿在身上太扎眼了,唯一能接受的是天蓝和藏蓝,可是现在又觉得天蓝太嫩了,有次看到一件大红色的风衣,非常好看,可是一想穿着那么扎眼就不想买了,这是什么心理?满柜子都是黑和白,现在看着就郁闷。。。 她说从小她妈妈就告诉她爱打扮的女生学习不好,现在想想觉得这是多么错误的想法,多么害人的想法。可问题是她感觉从小形成的惯性思维已经融合到自己的气质里了,虽然有的亮色的衣服刚穿上觉得很好看,可是真得要出门了,心里的问题就出现了,做什么事情都不自在;而如果穿着黑白一点的心里就特踏实,做什么事情都比较自然。 关于“玛丽的治疗” 我给她讲了一个有名的案例,关于“玛丽的治疗”,和她的情况很类似。这个成功案例主要是靠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逐渐建立的亲密感,这种感情跟她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构成强烈的对比。这也等于说来访者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受父母影响而来。其中提到:治疗进入第二年的一天早晨,玛丽带着一个新皮包来到治疗室。这个皮包比她的帆布袋小三分之一,色彩十分鲜艳。随后她大约每个月都会添置一件颜色艳丽的新装——橘黄、鹅黄、粉蓝、嫩绿——像一朵鲜花渐次开放。 当玛丽倒数第二次来治疗时,一面反省自己情况的改善,一面说:“你知道,这很奇怪,我不但心境改变,连外表也完全改观。虽然我还住在原来的地方,做的事也大致相同,对整个世界的感觉却变了,变得非常不一样。我觉得温暖、安全、充满爱心、兴高采烈。记得我告诉过你,我是个无神论者。现在我愉快的时候,会自言自语:‘我打赌有上帝存在。没有上帝世界不会这么好。’真奇怪。这种感受我不会表达。我只是觉得自己是一幅大蓝图上非常实际的一个部分,虽然我对整个图画所知不多,但我确知它真的存在,它是好的,而且我是其中的一部分。” 重建自我就是重建自信 重建自我,其实基本是一个信心重建的过程,除了早年受家庭的影响外,存在这类问题,主要还由于存在两种效应: 第一个是,人们普遍会过高估计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度。比如说我发型如何了,我衣服如何了,我脸上有痘痘了,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谁有时间更多关心别人啊?所以这种担心别人的关注很多时候是一厢情愿的。 第二个效应是,自我评价不确定导致的。因为你不确定别人的评价和自己的评价是否一致,所以就会忐忑不安,从而选择避免这种不确定性。 如同前面提到的例子,改变可以先从一些小的地方开始尝试,比如换个亮色的包包、鞋子、饰物,当自我心理有了一定的适应后,再继续改变下去,而真的改变其实很可能是一下子的,一下子你就觉得自己不一样了,你就走出了自己的老框框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