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奶则是指婴儿喂奶后的一种较强烈的呕吐,胃内压力较大,呕吐量较多,有时可呈喷射性,或含黄绿色胆汁,或含鲜红色或咖啡色血液。引起呕吐的原因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喂养不当 摄食过量,快速吞咽,吸入较多的空气,奶嘴孔过大,以致奶汁流入太急,奶嘴孔过小,吸入奶少空气多,牛奶太烫或太冷,喂奶后过多翻动婴儿等,都可引起呕吐。若能针对原因,改进喂养方法,并于喂奶后将婴儿竖抱,轻拍背部,让小儿打嗝后躺下取右侧卧位,呕吐即能减少或停止。
2.胃粘膜受刺激 ①分娩时吸入羊水、胎粪或母血。②小儿或乳母服用红霉素、黄连素、磺胺类等药物均可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一般停药后不久呕吐即止。③胃出血。
3.各种感染 如鹅口疮、肠炎、肺炎、败血症、脑膜炎、坏死性小肠炎、颅内出血等均可伴有呕吐,有时甚至以呕吐为突出症状。
4.外科疾病 先天性食管闭锁、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呕吐时应立即将婴儿抱起,或取右侧卧位,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在排除喂养不当引起的呕吐后,应及早就医,查明原因。
婴儿喂奶后一旦发生呕吐,家长们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改善方法。 1 帮宝宝拍打嗝 当宝宝喝完奶后,由于胃里下部是奶,上部是空气,所以就会造成胃部压力,出现溢奶、吐奶现象。因此爸爸妈妈应及时帮宝宝拍打嗝,把气体排出。只要减少了胃里的压力,自然就能够减轻吐奶、溢奶的情况和次数。如果帮宝宝拍打嗝有困难,那么爸爸妈妈就应该将宝宝直立抱起,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肩上至少30分钟,然后将枕头垫高,让宝宝右侧躺下,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加胃部排空速度。
2 改变奶粉的冲泡方式 在给宝宝平常喝的牛奶中添加谷类食物,或是将牛奶冲得稍微浓稠一些,这样就不太容易发生逆流现象。不过,太稠的牛奶容易造成肠胃阻塞或导致腹泻,这也会让宝宝感到身体不舒服,所以爸爸妈妈也应当加以注意。在帮助奶粉溶解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上下剧烈的摇晃奶瓶,否则产生太多的泡沫也不利于宝宝饮用,导致吐奶的发生。
3 药物治疗 如果有严重的吐奶、溢奶现象,则应当请医生开一些刺激肠胃蠕动的药物,以改善溢奶情况。不过,通常把药物治疗作为最后的考虑,还是应当以其他的解决方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