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28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如何确定自己有无继承权?

继承法规定了公民在死亡后,个人合法财产的继承问题,那么是如何确定谁有继承权,谁无继承权呢?
工具/原料

继承法、身份

方法/步骤
1

一、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所谓的遗嘱继承是指死亡人在死前已经订立遗嘱,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等形式,危机关头也可口头遗嘱。但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而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所谓的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是指在有遗嘱情况下,不发生法定继承,而根据死者意志发生继承

2

二、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指在无遗嘱情况下,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继承,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除此之外,根据法律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3

三、丧失继承权情形   根据《继承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4

四、发生法定继承情况下,财产分配原则:(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3)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4)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5)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6)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

5

五、矛盾纠纷解决方式       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