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48今日阅读:103今日分享:49

夏毒怎么解,食材有话说

面对一年中最溽热、炎炎的季节,平常之物有时可能会变成一种“毒”,侵蚀到我们的身体。应对季节的变化,自然界自有它的方法,一两样食材,简单的烹制,变成了这个季节解毒的法宝。(新东方&甘肃)
方法/步骤
1

徘徊在夏天边缘的毒每当夏秋交季的时候,雨水就会变得很多,雨成了两个季节交接的证明。夏秋季节的雨很绵延,因此也较之其他季节的雨水湿气更重,这就造成了人体产生湿毒的可能。外界极其潮湿,而你又被大雨淋湿或者长时间趟水,抑或居住在阴暗潮湿的地方,都有可能造成湿毒入侵。《素问》中谈到外界的湿毒可以让人筋脉皮肉受苦,湿毒通过皮肤渗入身体内部,而又得不到排解,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的病变症状:比如恶寒无汗、体酸身重等。中医也讲“夏伤于暑”,这主要是说夏季的阳邪也就是热毒对于人体的伤害,尤其是那些元气不足或者阴分不足的人,暑气对于他们来说更是一种不容忽视的伤害。暑热上蹿,首先侵入人体的肺部,之后暑气也会造成人体津液的耗损,最终暑气变为火邪影响到人的心脏,出现高热、昏迷等问题。

2

口舌之罪对于湿毒和热毒,季节有时反而不是主因,因生活方式或者饮食不当而惹“毒”上身,在夏秋之交也并不少见,这会给秋冬季节身体的运转埋下诸多隐患。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食物可以算是最典型的湿毒食物,比如动物的皮下脂肪、油炸食品、各种动物的内脏等,甚至有一些热带的水果,如果食用过多也会造成与湿毒存于体内一样的感觉,肠胃因运化较弱而使食物长期停留在肠道内,毒素也由此产生。辛辣火气大的食材则能造成严重的热毒症状,比如辣椒、麻椒、羊肉等,大量进食或者常吃会导致面红舌赤、口舌生疮等问题。

3

化毒高手想到了毒,自然联想到那些武侠小说中提到的解毒圣品,欧阳锋的通犀地龙丸、毒手药王的生生造化丹等等。其实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家家都有一些貌似最平常的食材可以成为我们唾手可得的解毒良药。绿豆,我们夏天经常用绿豆来熬粥、煲汤或者制成甜品,因为中国人都相信绿豆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本草纲目》中也说:绿豆,消肿治痘之功虽同赤豆,而压热解毒之力过之。绿豆解毒的功力更让现代医学惊叹,甚至有科学证明,绿豆对于砷(砒霜)的吸附能力极强,更成为它作为 “解毒高手”的佐证。国医大师将绿豆、甘草、石斛、丹参等药材配合在一起,研制而成的“解毒汤”对于食物中毒、药物中毒、体内代谢产物中毒等都有不错的疗效。绿豆做汤很容易,但是熬煮的时间不同其实绿豆的功效也不尽相同。绿豆放入水中,熬煮成清汤(绿豆没有开花),功效重在清热;而长时间的熬煮绿豆,直到绿豆开花汤汁变得浓稠,这样的绿豆汤则更有解毒的功效。有人发现有人熬的绿豆汤是湛青碧绿的,可有人熬出的汤汁则发红发黄,这主要是因为熬煮绿豆汤所用的水酸碱度不同,想要熬煮出真正的“绿”豆汤,可以尝试使用矿泉水来做。

4

找茶招了热毒的人们知道要多喝水,但究竟喝什么样的水最好呢?是喝热水还是喝凉水,是加作料还是就喝白水就好?炎热的暑天感觉清凉的饮料似乎更好,可中医并不这样说,凉饮料喝多了人会感觉腹胀,引起胃炎,而且冷饮中的糖分很高,会带走细胞中的水分,反而容易引起脱水和中暑症状。一杯比体温略低的茶水则有消除热毒的神功,温热的茶水喝下肚,会立刻感到皮肤温度降低2度左右,清凉舒适,渴感全无。而且茶中的多酚物质和维生素也能起到调节身体机能、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效果。

5

解毒无害空心菜春夏一到很多人喜欢到郊外挖野菜来吃,可是稍不注意或者对野菜品种没有什么了解的人,就会将毒菜当成野菜来吃,虽然有毒野菜中所含的毒量不大,但吃得过多也会导致头晕、恶心甚至昏迷的症状。传说当年曹操在领兵当中就用一种叫做蕹菜的汁水来解野葛的毒,野葛又叫做钩吻,听着就惊心动魄,钩吻毒性很大,而蕹菜汁则可以轻松来化解其毒素。蕹菜说来是很常见的一种食材,我们叫它空心菜,空心菜性味甘、寒,无毒。有清热、凉血、解毒、利尿之功效,可用于血热而引起的鼻出血、咳血、便血,利尿、通便,并对疮肿、湿疹、痔疮及蛇虫咬伤有一定功效。南方生长的空心菜大多杆部粗壮,而北方的则是叶子修长,菜杆可以单独用来烹炒,叶子也能拿来做汤,椒丝腐乳空心菜更是一道耳熟能详的家常菜。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