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PS
很多时候图片排版出现违和感的时候只需将其去色,变为黑白效果,辅以CTRL+M微调(PS),即可在视觉上舒服很多。
这个大家都懂的,无需解释,字体小到快看不清楚的时候,便是快出效果的时候。
粗宋。首先普及下:有衬线字体(serif)和无衬线字体(sans serif)。有衬线字体的意思是在字的笔画开始、结束的地方有额外的装饰,而且笔画的粗细会有所不同,比如宋体。相反,无衬线字体就没有这些额外的装饰,而且笔画的粗细差不多,比如黑体。粗宋可以直接提升中文字体的图形感,主要适用于标题、小标题或者短语,一般不用于正文。
繁体。觉得效果还是不理想的时候可以考虑换换繁体字,不过很多时候会带来阅读的不便和领导的质疑。
跳色。很简单,选择重点词语用另一种颜色。
有、无衬线字体的灵活变通这年头,正文编排可谓是微软雅黑的天下,10本文本,有6本是微软雅黑,还有两本是黑体,一本是幼圆,剩下的一本便是被很多人“鄙视”的有衬线字体了,虽然经典的宋体最适应印刷术(可读性强),但由于笔画过于纤细,视觉辨析比较弱(尤其在屏幕上,比如微信的默认字体也是无衬线字体),所以一般不选用,这里笔者推荐几款宋体的变体可作正文编排使用,比如中宋、标宋、雅宋等,需要的童鞋可以自行搜索下载哦。
裁剪。图片排版效果一般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不顾构图裁剪成宽屏比例,有时会变得稍有味道。
比例。包括每一张图片本身的长宽比例;多图片时,大图片与小图片尺寸的比例;多图片时,大图片与小图片的数量比例;图片与图纸混排时,照片与技术图纸的比例;图片与文字数量的比例;内容部分与留白的比例。此乃终极技,无招胜有招。如何把握好“比例”,一者看各人审美,二者看具体素材情况,比如照片的数量,照片是否适合排布在一起(内容、色系、长宽比),文字内容及数量等等。 笔者建议图片较多时可以选择几张同类型的进行竖向三拼、横向三拼、田字四拼或者九宫格拼法,再辅以大小图混排,最终根据文字情况适度留白,以保证整体效果。
以上仅是一些个人技巧,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切记生搬硬套。
言之无文,行之未远,排版真的很重要,希望大家都能做出精致的PPT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