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神经退变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进行性大脑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有明显记忆力降低并伴随个性和行为改变;视觉空间功能、语言交流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学习和计算能力及日常生活工作能力持续下降,并严重到影响患者日常工作和社会活动的程度。这种退行性脑功能障碍持续发展,最终出现痴呆。
工具/原料
常用的测量表有: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Blessed行为量表(BBS)、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等。CT和核磁共振(MRI)是老年痴呆临床鉴别诊断最主要的工具。
步骤/方法
2
老年痴呆症中期:第二个阶段为中期,病程较长,一般在发病后2-10年。此阶段记忆力下降更为明显,不仅不记得最近发生的事,甚至远期记忆也明显下降,无法正确地回忆以往生活中发生的重大事件。认识、判断能力也发生严重障碍;思维混乱,说话时答非所问,文不对题,别人难以理解他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此阶段后期已基本无法料理自己的生活。行为、性格及人格障碍也是此阶段病变的特点。此期脑电图检查可以见到波明显增多。脑CT检查常可发现脑室增大,脑沟增宽,皮质轻度萎缩等异常。智能检测提示记忆力、定向能力、思维判断能力都明显降低。
3
老年痴呆症晚期:第三阶段为晚期阶段,一般在发病后8-12年,主要表现为非常明显的智能障碍,患者与周围环境已无法正常接触,语言支离破碎,毫无意义,最多只能记起自己、配偶或照料者等一两个人的名字。多数患者表情淡漠,终日少语少动,可出现肢体强直、挛缩、步态不稳,约有1/3的患者会发生癫痫大发作,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他人24小时看护。此期脑电图检查可见到全面的慢波化、重度异常。脑CT检查可以发现广泛的脑萎缩。记忆及智能检测已无法进行。
下一篇:做CT检查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