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32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家长如何帮助一年级的孩子顺利度过写字难关?

我的孩子在幼儿园纯玩了三年。没有接受任何所谓的“幼升小”教育。果不其然,升入一年级后,立即就遇到了写字难、丑、慢的难题。在长达一整个学期的时间里,甚至成为班级里书写作业的最后一名。作为好歹也是高学历的我,如坐针毡。很多朋友都奉劝我去给孩子找书法班。实际上,孩子班里大多数孩子也都上书法班。就在我焦虑不知所措的时候,幸而受到一本书作者的启发,立即意识到应该如各种心态看待孩子在刚入学的书写中遇到的障碍,开始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孩子战胜书写难关。现在孩子已经读二年级了,写的字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提升,基本能做到流利、速度快、好看了。而我们最终也没有上书法班。回首这一年,我说说自己的经验和感想,供其他遇到跟我一样问题的家长们参考。下面这张图分别是一年级下学期与二年级上学期的字。一年级上学期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生孩子的气,所以也没顾得上给丑字拍个照留影一下... ...
工具/原料
1

安静的作业环境

2

明暗适当的灯光

3

高度适中的桌椅

4

桌面上留下必要的清理不必要的

5

与孩子交流详细问清有哪些作业、已经做了哪些、下一项要做哪些

6

与孩子简单讨论下这项作业的难度以及可能的完成时间

方法/步骤
1

首先,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书写都有一个深深的误解,就是把书法和书写看做一件事情。家长要分清楚书法≠写字。从学校的角度来说,“教书法”更不等于“教写字”。因为两者的目的不同。书法是写字的高级阶段,追求的是艺术美;而“写字”的目的是在平时的学习、作文、考试、社会交往中,能快速、工整、美观地把字写出来。所以,最开始我就明确了自己和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快速、工整的写字,而不是进行书法临摹或创作。

2

鉴于上面一点的观看,所以“书法”与“写字”在高水平的人那里,可以看做是一件事。但是,对于初学者,特别是小学生,在一开始不能以书法的要求去学写字。对于没有书写基础的小学生而言,在连“横平竖直”都写不好的情况下,再去按照书法的要求,对笔画进行起笔、运笔、顿笔、收笔等“书法创作”,是难以实现“会写字”的目的的。

3

而且,很多上书法班的孩子,书法老师往往把书法课上孩子书写的很漂亮的字晒出来,作为书法机构帮助孩子提升书写的例子。可大家有没有想到,很多练习书法的孩子,平日写字并不好看,只有在书法课上才变得好看起来。原因是书法作品需要时间、细节上的研磨,强调的是“艺术美”;而平时写字是为了学习与信息交流,强调的是“不难看的前提下,越快越好”。而“美观”与“效率”无法全部兼顾,只能根据目的有所取舍。这也说明了“写字”与“书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情。在这种现状下,孩子书法机构对一年级孩子的作用是大是小,就要打一打折扣了。

4

至于字帖的作用,作为一个孩子刚入小学的家长,我的看法是:字帖只是别人写字的结果。如果看不到别人是怎么动态的握笔、施力的,只是看到字帖上静态的范文,那么只临摹字帖学习写字,要么事倍功半,要么只能在“表演书法”时写出好看的字。平时的书写无法得到改善。这样的书法教学,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无法转化为“每天生存必须的技能”。也就是说,通过字帖上别人写好的字,来“反推”人家是“如何写”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就说这种在某宝上很流行的印痕字帖吧。一年级的孩子往往把写字看做是“画”字。练习字帖对有的孩子来说有效,但是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只是“照着画”而已。在这种“画画”的心态下,孩子难以从字帖中学到写字的架构与规范。对于少数孩子来说,更是写完就忘。

5

而且,目前的学校书法教学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把软笔书法的运笔方法与硬笔书法等同起来。我们要知道,硬笔书法是近100年钢笔传入我国后才有的新事物。软笔书法对书写的要求与硬笔书法是不同的。硬笔书法写得好不好,风格如何,与笔尖的触感、软硬、纸张的种类等都有密切关系。很多书法教学的一个误区,就是用软笔书法的原则去指导硬笔书法。而且,书法艺术的目的是好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花费多少时间书写通常是不考虑的。而孩子的作业追求的是既快、又对,如果纯粹追求书法的目标,那可能一整天也写不完一页的作业。

6

所以,总结来说,小学生学习写字的目的是“尽快完成作业,写字得工整好看”,时间与美观是要同时兼顾的。这方面与书法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以“写字课”为名,对初学者进行书法教育,就在一定程度了替代了本该是“学习如何写字”的教学。也就是说,作为初学者的小学生,学习写字是目的是“学会较快、较轻松省力、又较好看的书写”,而不是学习书法。

方法/步骤2
1

上面说的是先“学会写字”,再“练习书法”,孩子才能走上正确的书写道路。那么,在家长首先纠正了观念后,就可以开始帮助孩子进行写字之前基本功的准备了。

2

首先,握笔姿势容易给孩子造成的误解之一,就是认为只要像图片或老师示范的那样三只手指头“抓住”笔了,就ok了。这样的认识,会导致孩子用三个手指头紧紧地“抓住”铅笔,一切笔画的运动、线条的书写,都通过这三个手指头操控铅笔,造成了笔画粗细不均、铅笔后半段飘摇、横和竖画倾斜、手指疼痛等问题。

3

为了消除误解,应该把“握笔”这个说法换成“架笔”。即:三个指头仅仅起到固定住笔的作用。同时,通过手腕部的豌豆骨、小指关节末端、食指第三节关节纹线这几处“支持点”操控笔的运动,到握笔姿势在动态运动中的正确性。

4

那么,怎么帮助刚学习写字的孩子选择握具呢?很多家长都从市场上购买那种握笔器。我想说的是,家长们你们自己试试,自己用握笔器,看看刚写了几个字,您的手指就会疼?这些握笔器,是帮助孩子,还是伤害孩子给孩子写字带来心理阴影呢?

5

那么,怎么才能检验什么是适合孩子的握笔器呢?首先,避免凹洞式和非开放式握具。因为它们的设计会让孩子仅仅把注意力和力量牢牢的限定在笔杆或凹洞中,无法正常施力;其次,非开放式的握具一般设计成手指需要穿过一些环状部件,时间稍长,孩子会感觉摩擦疼痛。

6

此外,关于握笔器还有几个小的建议:使用较粗点的笔杆,便于给孩子提供一些支撑;三角形铅笔是简单实用的握具铅笔;粗一些的三角形铅笔比细杆的更好一些。

方法/步骤3
1

在有了正确的态度、合理的工具后,现在就可以帮助孩子尝试字写得又好、又快了。什么是“写得好”呢?作为学生在学习中,一味追求在精雕细琢的情况下,把字写好看,是没有意义的。写得好,并非特指写成书法字体,而是包括做到:轻松不疲劳的写字、在课业重的情况下能持久写字、字符整体上美观工整、根据学习或生活的需要,可以自由改变书写的速度

2

什么是“写得快”呢?仅着重笔画线条部分,而弱化甚至不去理会点、按、提、顿这些书法的细节。电脑中的细黑字体与楷体都是美观、大方的字体。但显然,写细黑字体只要做到注重字符间架就足够了,而楷体几乎需要每一个笔画都写成点、按、提、顿。同样的美观实用,不同的字体书写效率有很大的差别。

注意事项
1

桌子与椅子的高度差。坐在椅子上时,桌面高度不超过胳膊肘

2

孩子的双脚不能离地悬空,身体距离桌子一拳距离

3

灯光来自左上角, 右前臂与桌面下缘约70°

4

纸张放在身体中线偏右一拳的位置

5

右前臂大约1/2的长度放在桌面上,不要让整个前臂接触桌面

6

纸张摆放在身体中线以右大约一拳的位置,确保手指不会挡住笔尖的视线

7

可将纸张往右上方倾斜10-20°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