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楼是从事生产、经营、咨询、服务等管理人员(白领)办公的场所,它属于生产经营资料的范畴。从办公楼宇物业形态的发展变化过程来看,可分如下阶段:
步骤/方法
1
传统办公楼 两大特点:立足于自然通风和采光,以小空间为单位,排列组合而成。这一类办公楼起始于底层或多层砖混结构,较小的开间和进深尺寸。如:3.6—4.0米的开间、5—8米的进深等,层高一般也在3.6米左右。建筑向高处发展以后,产生了钢筋混凝土的框架结构,但是使用空间仍按传统的模式,仍属于传统办公楼的一种。传统办公室的优点:私密性强,工作者可自行控制工作环境(灯、百页窗、家具布置等)。传统办公室的不足之处:空间利用率低,缺乏灵活性。
2
早期的现代办公楼 特点:大空间。这种模式的积极意义是:追求实效。这种模式的消极之处是:机器化的办公环境,非人性化的工作方式。
3
后期的现代办公楼特点:富有人情味的办公环境及优雅的周围环境,带有绿化的内庭院或中庭。景观办公室:大空间中灵活布局,有适当的休息空间,用灵活隔断和绿化来保证私密性,地板、天棚均有吸音处理等。
4
智能化办公楼 20世纪1970-1980年代,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上出现了一批举世公认的智能建筑,其中绝大部分是办公楼;20世纪1990年代,我国开始建成少量的智能建筑。智能化办公楼发展迅速,继3A之后,目前又推出全新的5A概念,智能建筑已成为 21世纪办公建筑发展的趋势。
注意事项
从以上办公用房物业形态以及自身品质的演化看,是经历从低级、中级到高级,从落后、比较落后到先进的过程。而就现阶段而言,办公物业由于品质档次、规模档次、智能化程度、配套服务、管理水平存在的差异而在办公物业市场上形成的高档、中档、低档物业的供应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以下,我们分别以建筑面积、装饰情况、配套设施、设备情况、客户情况、区位交通、智能化程度、物业服务等指标来对结构层次进行界定和探讨。
上一篇:一个中怎么查看找到自己
下一篇: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