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228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荆人遗弓 寓意

荆人遗弓说明了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尚同贵公”思想,要一视同仁公正为贵,不能自私。荆人遗弓出自于秦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公》。原文:荆人有遗弓者,而不肯索,曰:“荆人遗之,荆人得之,又何索焉?”孔子闻之曰:“去其‘荆’而可矣。”老聃闻之曰:“去其‘人’而可矣。”故老聃则至公矣。白话译文:楚国有人丢了一张弓,但不肯去寻找,他说道:“楚国人丢了的,肯定被楚国人捡到了,何必去找?”孔子听到了这事,说道:“去掉‘楚国’这两个字更好。”老子听到了这事,说道:“倘然去掉‘人’字就更好了!”扩展资料:相关成语故事:春秋时候,楚国国君楚共王喜爱打猎。有一次,他骑着马拼命追逐几头野兽,跑了很多路,眼看快要追上了,想拿出弓箭,向野兽射去,哪知道他到腰间一摸,弓已不知去向,原来他跑得太快,在马上颠来颠去,那张弓早就丢失了。这是一张制作得非常精美的好弓,随从人员都觉得丢了十分可惜,向楚共王请求说:“让我们回头沿路寻找吧。”楚共王阻止说:“不要去寻找了。我是一个楚国人,这弓让楚国人拾去了,还是在楚国人手里。楚国人丢失了弓,仍旧由楚国人得到, ,有什么必要去寻找呢?”孔子知道此事后, 说:“楚共王所讲表现了胸怀广大, 但他还不够广大。应该这样说, 一个人丢失了弓, 另一个人得到了, 为什么一定要是楚国人呢?”人们都称赞说:“孔子的话, 才真正达到大公的地步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