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这一篇主要讲孩子如何回应父母。做为幼儿,3岁是性格形成期。梁启超说过: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弟子规做为启蒙,是很好地能给孩子制定行为准则。现在很多崇尚西方教育,希望孩子能接受,但是我们还是在中国,立足于国情。有很多东西是不适应于中国孩子的。因为东西方文化有很大差异。
工具/原料
弟子规
方法/步骤
1
父母呼,应勿缓。爸爸妈妈叫孩子,孩子要马上回应。对于现在独二代来说,很多家长很害怕在公共场所丢了孩子,所以为安全。必要孩子做到大人叫他的时候,一定要回答。尤其是1到3岁幼儿,长得小,一蹲下去,很难见其身影。很容易出现孩子躲起来,家长看不见的情况。
2
父母命,行勿懒。爸爸妈妈命令孩子做什么,孩子就得赶快做,不能懒惰。到于现在很多421家庭来说,是孩子命,行勿懒。完全是相反情况。对于教育孩子来说,是很可怕的。因为孩子是独立个体。让孩子去迅速做一些事情是很有必要的。
3
父母教,需敬听。爸爸妈妈教育孩子,孩子要恭敬安静听。在幼儿期,父母教孩子是很吃力的,很大部分原因是你教你的,他玩他的。所以在专注力上,一定要加强孩子的要求。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能吸收大人所教的内容。
4
父母责,需顺承。爸爸妈妈责备孩子,孩子要虚心接受。对于独二代来说,大人一责备,无非是和大人对抗或者是哭。能虚心接受的几乎是没有。怎么办呢?当孩子做错的时候,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了。一味指责是没有用的。
5
为什么在古代社会要提孝道教育呢?在为什么在弟子规里第一个提的就是孝呢?想一想,我们做家长的最大的不足是什么?就是为孩子想的太多了,而为自己想的太少了。对孩子什么要求都满足,而没有想过反过来的问题。你有要求,孩子会去满足你吗?孩子与你的角色是亲子角色,还是奴隶与国王的角色呢?
注意事项
文原创,图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