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
Excel操作
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1) 复核加计是否正确, 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坏账准备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2) 检查非记账本位币应收账款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3) 分析有贷方余额的项目, 查明原因, 必要时, 作重分类调整
检查涉及应收账款的相关财务指标:(1) 复核应收账款借方累计发生额与主营业务收入是否配比, 并将当期应收账款借方发生额占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与管理层考核指标比较, 如存在差异应查明原因(2) 计算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指标, 并与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指标、 同行业同期相关指标对比分析, 检查是否存在重大异常。
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账龄分析表:(1) 测试计算的准确性;(2) 将加总数与应收账款总分类账余额相比较, 并调查重大调节项目;(3) 检查原始凭证, 如销售发票、 运输记录等, 测试账龄核算的准确性;(4) 请被审计单位协助, 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上标出至审计时已收回的应收账款金额, 对已收回金额较大的款项进行常规检查, 如核对收款凭证、 银行对账单、 销货发票等, 并注意凭证发生日期的合理性, 分析收款时间是否与合同相关要素一致
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1) 选取函证项目;(2) 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 核对询证函是否由注册会计师直接收发; 被询证者以传真、 电子邮件等方式回函的, 应要求被询证者寄回询证函原件; 如果未能收到积极式函证回函, 应当考虑与被询证者联系, 要求对方作出回应或再次寄发询证函;(3) 编制“应收账款函证结果汇总表” , 对函证结果进行评价。 核对回函内容与被审计单位账面记录是否一致, 如不一致, 分析不符事项的原因, 检查销售合同、 发运单等相关原始单据, 分析被审计单位对于回函与账面记录之间差异的解释是否合理, 编制“应收账款函证结果调节表” , 并检查支持性凭证; 如果不符事项构成错报, 应重新考虑所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 时间和范围;(4) 针对最终未回函的账户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如实施期后收款测试、 检查运输记录、 销售合同等相关原始资料及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等)。
评价坏账准备计提的适当性(1) 取得或编制坏账准备计算表, 复核加计正确, 与坏账准备总账数、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本期计提数与资产减值损失相应明细项目的发生额核对, 是否相符;(2) 检查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和核销的批准程序, 取得书面报告等证明文件。 评价计提坏账准备所依据的资料、 假设及方法; 复核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是否按经股东(大) 会或董事会批准的既定方法和比例提取, 其计算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3) 根据账龄分析表中, 选取金额大于 的账户, 逾期超过 天账户,以及认为必要的其他账户(如有收款问题记录的账户, 收款问题行业集中的账户)。 复核并测试所选取账户期后收款情况。 针对所选取的账户, 与授信部门经理或其他负责人员讨论其可收回性,并复核往来函件或其他相关信息, 以支持被审计单位就此作出的声明。 针对坏账准备计提不足情况进行调整;(4) 实际发生坏账损失的, 检查转销依据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会计处理是否正确;(5) 已经确认并转销的坏账重新收回的, 检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6) 通过比较前期坏账准备计提数和实际发生数, 以及检查期后事项, 评价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合理性。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审计程序
根据评估的舞弊风险增加审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