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跑是起跑者从起跑到最高速度的发挥,姿势如图 8-5。其距离自起跑线起约二十五公尺至三十公尺。一流的选手加速区的四十五公尺至五十公尺,于出发后的 5~6 秒达到最高速度。
步骤/方法
1
2
下肢动作:腿部连续瞬发性的用力向后瞪地,积极的抬腿和着地。这些动作都是起跑者从静止到发挥最高速度的过程,必须依赖连续快速的用力后蹬,使之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来推蹬身体。抬腿能影响脚后蹬的效果。大腿的前摆是为了另一腿的后蹬,产生力量和速度,产生每步和速度,导致每步的瞬发力。抬腿的方向是膝关节向身体正前方,抬得愈快越能加大后蹬的反作用力,并能排除由于身体前倾而引起的向前旋转,保持跑动中身体的平衡。抬腿要高,配合屈膝收小腿的往前上方抬起,以加大步幅,以及起蹬腿之踝、膝、臀关节有力的推蹬地面而加快速度。
3
上肢动作:双手摆动动作在起跑后数步尤为重要,它除配合双脚的运动而积极的产生速度以外,还引导臀关节的回转,而使步幅加大。摆臂过程中,始终以肘关节为主,利用肘关节之向前摆,肘关节角度变小以加快向上摆;利用肘关节之向下摆,角度变大以缓冲重力而起的加速度。摆臂的幅度要随步幅而调整,若摆臂的幅度小,容易引起身体摇幌使跑的方向不定,反之,摆幅过大,则往往引起步速挺变慢。
4
体角:体角是运动员身体前倾的程度。起跑出发时,身体的前倾体角大,前倾角随加速跑而逐渐减少以至接近途中跑的姿势。在加速的过程中,体角的加大是韵律地提高而非骤然的改变,起跑后动作之正确与否,从体角的改变中可以看出。
5
加速两大变数的协调:步幅与步数为加速的两大要素。加速过程中,步幅是随着步数之增加而逐渐加大,直至最高速度的产生为止,在一般情况下,起跑后 18~19 步后便可达到最高速度,其步幅变动小。加速跑的技术要点如图
下一篇:怎么设计运动会会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