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835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竹筒拔罐教程

竹筒拔罐利用燃烧时的火焰的热力,排去空气,使罐内形成负压,将罐吸着在皮肤上。
方法/步骤
1

煮竹罐 将竹罐投入药液中,煮沸5分钟备用。

2

第一次拔罐 根据拔罐部位选定大小合适的竹罐,捞出甩净水珠(也可迅速用折叠的消毒毛巾捂一下罐口,以便吸去药液,降低罐口温度和保持罐内热气)立即迅速扣于选定的部位上。

3

第一次拔罐 根据拔罐部位选定大小合适的竹罐,捞出甩净水珠(也可迅速用折叠的消毒毛巾捂一下罐口,以便吸去药液,降低罐口温度和保持罐内热气)立即迅速扣于选定的部位上。

4

第一次热敷 10分钟后取下竹罐。将消毒毛巾浸于热药液中,捞出拧干,待热度适当时敷于拔罐部位,3 分钟后取下。如法再敷3 分钟。

5

留罐留罐时间一般为10 分钟左右。病情轻、病程短者,留罐时间可短些,5~8分钟即可;病情重、病程长者,留罐时间可长些,可留罐10~15 分钟。

6

治疗方法取外关、太冲、曲池、阳陵泉、天宗、前额、颞侧可取太阳穴;枕部、头顶部可取颈项上中段两侧压痛点、大椎穴。对于肌肉少的部位,可加面垫拔罐。每目拔罐1 次,留罐10~15分钟, 5次为1个疗程。

7

竹筒拔火罐取材方便、制作简单、轻便耐用、便于携带、经济实惠、不易破碎;竹罐吸附力大,不仅可以用于肩背等肌肉丰满之处,而且应用于腕、踝、足背、手背、肩颈等皮薄肉少的部位,与小口径玻璃罐比较,吸附力具有明显优势;另外,竹罐疗法在应用时可放于煮沸的药液中煎煮后吸拔于腧穴或体表,即可通过负压改善局部血液循化,又可借助药液的渗透起到局部熏蒸作用,形成双重功效,加强治疗作用。

8

注意事项(1)保持乐观的情绪,注意劳动逸结合。(2)如头痛反复发作,屡治不愈者要明确诊断,对症治疗。(3)如头痛为器质性病变者,要综合治疗。

注意事项
1

竹罐缺点易燥裂漏气;且不透明,难以观察罐内皮肤反应,故不宜用于刺血拔罐。

2

拔罐后留下瘀斑(青、紫、黑、赤等色)是一种病象的反应,如发黑属受风寒,黄赤则热。瘀斑三、五天后会自行消退,不必担心;在治疗时间内,皮肤现水泡均属正常现象,水(血)泡较大时,应做常规消毒然后用消毒针具刺破,棉球擦净,并再次用75%医用酒精消毒以防感染。

3

存放:由于竹筒的材质是竹子,所以在存放时要注意避免放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中,也要避免阳光暴晒,应该放在干燥通风处,而且每次使用完以后要注意清洗干净再存放。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