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收到了喆妈公益阅读寄来的试读书目——《七田家一刻钟教育私塾》,迅速拆开,封面上还有一个“东方童萌汇”的小贴纸上面手写着:每天一刻钟,育儿好轻松,还有一个甜甜的笑脸。字体并不是很好看,但是隽秀的、细腻的笔法却让我想像执笔人应该是一位漂亮的小姑娘,怀着愉悦的心情将书邮寄给一个渴望阅读的妈妈。由于学术研究的习惯,我首先就翻到版权页看出版日期,这本书竟然是2012年7月的版本,意味着这本书刚刚出版发行才1个多月,真正的新书,真正的“先睹为快”,我不能辜负这份最先阅读的信任,精心阅读并奉上试读书评,希望有更多的人从众获益。1、这是一个家族品牌的育儿理念:七田式教育为什么是七田家?这本书是七田真(爷爷),七田厚(爸爸)的共同力作,创造了一个家族品牌,七田式教育。当中的育儿理念多半是七田真发起并实践并且由七田厚继承并发展了的育儿理念。书中以“七田父子”的对话展开讨论,充分展现了这种延续性,这在当今的育儿理念中是颇具特色的,也充分表明了该书的成果是经历了时间检验的。其核心是培养孩子与生俱来的素质;关注人的右脑开发,“人的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随着年龄的增长,让你们总会慢慢的养成左脑优先使用的习惯,而右脑的使用却占大脑是用的10%不到,右脑是图形大脑,也称为无意识脑,特征是可以快速处理大量的情报信息。……七田式教育的宗旨就是注重激发右脑,提高孩子素养,开发孩子与生俱来的才能。”(67页)按照才能递减法则,孩子的教育应该是零岁教育;教育孩子的最好时机不是某个阶段而是某个机会;对名师名句的记忆可以开启孩子的语言写作天赋;比第一名更重要的是使孩子具有责任心和承担力。……你同意这些规则吗?你愿意去了解这些规则吗?让《七田家一刻钟育儿私塾》详细告诉你吧!2、这是一个可以轻松阅读的书目:“一刻钟”时间阅读次数,你会发现该书的描写手法是“片段式”的,每一个篇章都独自成章,并不互相依赖,(当然内在的逻辑当然是一致的,其中的理念也是共通的),你可以一气呵成,从头到尾,也可以按照目录选择你喜欢的章节先睹为快,不用担心接不接得上的问题,你可以将它作为亲子教育的启蒙书认真阅读边读边画,还可以躺在床上去七田家的教育思想作短暂交流然后睡觉……所以这些便给当下快节奏的现代双职工父母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阅读途径——你可以利用忙碌的边角料时间进行短暂阅读,便能吸取七田式教育的真谛。当然这个一刻钟的意思可以延展:一刻钟的阅读时间;一刻钟的亲子时间;一刻钟的反思时间……无论是什么,当中其实都传递了一个理念——那就是坚持的力量。“七田家的育儿经验是,在其他家庭中不让孩子做的事情,也要每天多多少少做一点,哪怕只做20分钟的时间,但谁也说不好这每天20分钟到底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第2页)一切都在于坚持,所谓,无坚不摧,积沙聚塔在育儿中尤其表现显著。(3)这是一个经过实践检验的理念——“育儿私塾”七田家的教育是有实践基础的,书中如是写道“……他(父亲)开设了一个英语私塾,在面朝岛根县江津市本町江川的一间只有8个榻榻米大小(约13.2平方米)的房间。……刚开始父亲并没有开设幼儿班,主要是针对小学生和中学生教授英语。……之后,才实验性地开设了面向3-4岁的幼儿班”(第4页)。随后文中多次提到了“七田教室”,这就说明七田式教育是尤其实践基础,是经过了一般性的检验的,不仅在家庭中适用,而且也普遍推广到了一般儿童的教育中了。不仅如此,七田厚还很真诚的在书中告诉我们,“从祖父到父亲,父亲到我,我再到孩子,我们三代人之间相传育儿经都被拿来用作日常和孩子们一同成长的小提示,也请您尝试着写一些关于您家的育儿经。”(第3页)我想私塾的意义也在于此,首先对自己个人化的育儿经进行总结,反思并尝试着和别人交流,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育儿经,七田厚用平实的语气告诉我们,他的育儿经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育儿圣经,并不是坚不可摧的行动纲领,而是平民化的育儿思路,我想这是这本书传达给家长们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育儿经,每个人的育儿经都是独特地,有价值的。4、这是一本父亲角度的育儿书籍在这本书里,提出的第27条原则是“育儿是绝对快乐的事情”中提到:“父亲参与对孩子的培养”。“因为父亲经常不在家这个原因而导致孩子步入歧途的事情频频出现。如果因为父亲对于教育完全不懂而完全忽视父亲这个角色是一个很大的错误。”“我家的情况是,日常用餐和健康方面以妻子为主,而我主要负责对孩子智力开发方面的教育,比如阅读童话书,读绘本等等。”(第113页)。在一般的家庭里,父亲参与亲子教育并有理论成果问世的着实不多见,不信看当今充斥市场的育儿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教林克学英语的妈妈,安妮鲜花的英语教育,再忙也要做个好妈妈,懒妈妈胜过好妈妈,而以父亲为视角的书却不多。父亲参与育儿其实好处多多,父亲的阳刚之气,父亲的讲求原则,父亲的深度钻研,父亲的创意玩法等都可以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所以京京爸爸在其博客中大胆宣言——孩子应该由爸爸来带,妈妈请走开!这当然是一个矫枉过正的说法,但是当今社会的分工使得我们确实在教育中出现父爱缺失现象。有一次我和点爸带孩子玩,偶遇一个妈妈带着孩子,我只是形式化的问一句,你爸爸呢?她妈妈立刻就说,爸爸上班去啦,爸爸要赚钱啊,赚钱给我们买奶粉啊,赚钱给我们买花衣裳啊……一连串的通顺的说辞表明爸爸的离开或者工作状态的常态化,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是七田厚告诉我们可以提高父子交流的质量,“不论平时多忙,只要能给每个孩子分配出二三十分钟的时间,边足够实施零岁教育了。”(第10页)并提醒我们“想要得到父亲对做间谍关心爱护却不能如愿的孩子,多多少少在以后会变得有点奇怪。”(113页)。(5)这是一个适应大众的阅读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主角“圆圆”以高分被清华大学录取,林克更是从一个问题孩子转变成英语学习的佼佼者,所有这些育儿书籍的主角几乎都是取得大成功的人。有一天课堂讨论,有个孩子在台上激动演讲,请大家关注他关于英语学习的经验,并以“给我三分钟,让你学好英语”这些极具煽动性的话来作为自己演讲的基调,后来一个学生当即质疑道,你凭什么让我们你听你的,等你成为俞敏洪或者李阳再说吧!这就是我们当今社会的常态——你成功了,你才有发言权!在育儿中,经常有很多平实的育儿经验或者育儿方面的金科玉律被我们忽略。被我们追捧的正是那些少数的佼佼者。但这本书其实不然,这本书以“儿童”为中心关注育儿,以儿童的健康成长为终极目标,而不是以成功作为最终标准,他提出的快乐的幼儿教育是:不看孩子的短处和缺点,只注重孩子的长处和才华并多夸奖;不苛求孩子答道你理想的摸样,而重视其成长的过程;不崇尚完美主义,接受孩子的缺点;孩子的教育不能以学力为中心,为孩子平时的一点点努力而感动;不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要完全无条件的接受孩子原本的姿态,认为现在的孩子就是满分。(117页)这些都是大众视角,普通孩子的教育理念,让每个普通的孩子都能得到最充分和快乐的成长过程,在这样的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一定能在将来的社会总找准自己合适的位置,让自己很好的生存。此外这本书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关注全面发展的写作风格让这本书具有非常大的可读性。(6)一点不同意见当然客观评论该书,是否该书的观点就是真理,这当然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这本书由于是日本文化背景,所以当中的一些实例“如孩子学习片假名”等就不易被中国读者的理解;而且这本书以七田厚自己这一代和自己下一代为分析对象,使得教育对象过于宽泛,不能让我们有针对性分析一个孩子特点并且学会如何因材施教,所谓成于斯亦败于此,也就是深度相应有所欠缺。还有该书中提倡的“素读”,“指的是对文章的内容及含义不加思考,单纯地朗读和背诵文字”,并且将论语等中国古代典籍作为背诵书目,这个就是在中国轰轰烈烈开展的“读经运动”,学术界其实对此也持有不同观点,而我对这种囫囵吞枣的学习方法亦有点不同意见,见仁见智吧。再者该书在翻译的过程中只注重翻译,没有将七田家的教育模式做一个系统介绍,我觉得这是很不足的,希望在再版时将这本书的背景再做一些介绍,提高该书理念可信度的同时也让我们更深层次了解该书的丰富思想。
下一篇:状元经验:七科只丢1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