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314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出境购物:教你如何看“洋标签”

伴随着人民币汇率的高歌猛进,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享受汇率升值带来的红包,出境旅游、求学、购物不断升温。一旦出了境,姑且不论同属中国的港澳台,自然是见“洋人”、花“洋钱”、看“洋价码”。和洋人沟通关乎跨文化交流,花洋钱关乎汇率和购买力平价,这两个话题都暂且不表;单说这个洋价码。看个价签挺容易吧,可即便是几个简单的数字,也会因为当地不同的习惯引起误读,闹出笑话甚至令荷包有损。价签没告诉你的事 其实不仅是中国人喜欢用的“两”会引起歧义。欧美的度量衡里头也带有弯弯绕。比如一样是被叫做“盎司”的计重单位,一般而言我们说的1盎司=28.350克。这个是英制计量单位,作为重量单位的时候也叫“英两”。但是在贵金属比如黄金的交易中,使用的是金衡盎司。这个时候,1盎司= 31.1035克。不翼而飞的小数点 中东等阿拉伯地区的数字标价是按阿拉伯语的习惯写的,小数点用逗号表示。比如$12,35 其实就是12.35美元,而不是一千二百三十五美元(按英文的书写习惯,每千元进位用逗号分隔,小数点前表示整数。比如一万元的表示方法是 10,000.00);而在碰到大数字的时候,阿拉伯地区是用空格或者小数点来表示单位进制的,比如9.999.999,99其实是读作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点九九(英美的数字标注方式是9,999,999.99)。  小小一个小数点点下去,差点让人谬之千里。恍然大悟的明哥最终买到了满意的礼物。不过就是有点后遗症:回国的头几天,看价签一度觉得什么都特便宜。 不省心的折扣计算法 在土耳其,不像在中国做促销的商品,都是给消费者标明商品原价和现价分别是多少。比如100/20,意思是原价100,现价20,那就相当于打了2折,省了80。但是当地人的标价习惯跟国内的习惯不一样,促销的价签上是写着两个数字没错,但列示的却是原价和优惠金额两项。比如同样一个 100/20,人家的意思是说原价100,优惠20,您买的时候得掏80,相当于只打了8折。 单飞的消费税 中国实行的是内含消费税的标价法,因此我们所看到的价签都是包含了商品单价和消费税的加总价格。可是国外的很多国家会在价签上把两个细项单独列示,清楚地告诉你商品本身卖多少钱,你为此缴纳的消费税是多少钱,买单的时候要缴纳二者的综合。因此不妨在购物时要做个简单的口算加法估量一下是不是买得划算了。对抱着出国购物目的的游客,还可以在消费税多做研究。除了海关退税的政策外,各个国家的消费税税率就不同,比如日本是5%,瑞士是7%,韩国 10%等等。因为品类和原产国等问题,低税率国际的商品价不一定最低,但比较肯定的是高税率国的东西肯定不是最便宜。  出国消费花的都是咱兜里的真金白银,少不得要知己知彼。要想消费得心明眼亮,还真不仅仅是钱本身的事儿那么简单。价签上的门道是有必要先弄个清楚的,进位的表示方法、计量单位还有税费问题都要考虑进来。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