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种植方法包括种子采集、种子处理、整地、播种和后期管理步骤,通过种子采集步骤将劣质的种子或杂质进行清除,筛选出品质较好的种子,将种子的外皮揉搓掉不仅提高了种子发芽的速率,同时避免在储藏时种皮在含水的细沙中沤烂,影响了种子的质量,另外将种子与含水细沙一起储藏,使种子经历较长的休眠期,增强了种子的发芽趋势,使得种子容易发芽且发芽率提高。采用本发明解决了由于红豆杉种子外皮较硬,导致发芽速率降低,使得发芽时间长,容易在含水的土壤中沤烂的问题。
种子采集:待红豆杉的种子成熟至果皮为深红色时,进行采集,将采集后的果实摊晾晒干后,置于清水内浸泡24h-36h,水温为20°C_25°C,滤去漂浮于水面的劣质种子后;将剩下的种子采用红豆杉去种皮装置,将种子外皮揉搓掉,去种皮完成后,将种子洗净后晾干,储藏于细沙中,储藏时间不少于一年,其中细沙的湿度保持在60%-65%之间,储藏的温度不超过18—20度;
种子处理:将种子与细沙分离,将种子用45-50度的白酒和40-45度的温水以1:1的体积比例混合后进行浸种,浸种时间为20-30分钟,捞出后再用500ppm-550ppm的赤霉素浸泡24h,后用清水洗净,以备播种;
整地:在播种前10天,选择土层深度超过两米,土质疏松的背阴地,进行杂草和石块清除后进行翻地,对土壤利用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后,开沟做苗床,苗床的床宽4m,苗床高度30_40cm,沟宽25mm-30mm;
播种:播种前,将苗床上铺一层基质,压至平整;将种子以每平方苗床0.045-0.05公斤的播种量均匀播撒在苗床上,再用基质进行覆盖,覆盖的深度为0.8-1.5cm;
后期管理:施肥,每亩施肥量为12kg-15kg,年施肥次数为5次;饶水,每隔一周饶水一次,水量为可渗透苗床即可,同时需要进行喷水,频率为2-3次/天;除草,雨季前后需要进行2-3次中耕除草;病虫害的防止,使用波尔多液喷雾进行喷洒,喷洒一个月次数为3-4次。
细沙采用筛板过筛,所述筛板的筛孔为8-10目。
种子储藏采用沙池,所述沙池底部开设有出气孔,在沙池中,细沙与种子铺设的方式为:从沙池的底部依次一层细沙,然后洒一层种子,这样循环至沙池的顶部,其中最顶层为细沙层,每层细沙厚度不小于5cm,种子层的厚度不大于2cm。
消毒采用的化学方法为:对于碱性土壤,播种前每公顷施硫酸亚铁粉225-300千克,对于酸性土壤,每亩喷洒浓度为0.3-0.8%的甲醛溶液。
基质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黄壤土70%、珍珠岩15%、草碳土12%、有机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