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044今日阅读:26今日分享:39

楞严经中开篇七处征心,都说心不在哪里,那到底心在哪里

眼根与外界物体相合,而心随之生出,就是说心是由外物与六根相合而生,我的理解应该说是思维。佛回说,心就不是无形的,无形怎么与外物相合,有形有体才能与其他物体相合,例如手触自己身体,心是有知觉的,那这个能知觉的心要去和手与身体接触的点相合,那心是从内出去的,还是从外进来的,如查是从外进来的应该能见到面部,如诺是从内出去的应该能见到脏腑?阿难回到,眼才是用来看的,心是用来感知的?佛反问到,若眼能看到,死人的眼还在,怎么看不见外物,如诺能看见,他还能叫死了吗佛又接着说,就算能知觉的心是存在的,那么这个体是一个还是多个?人触身体的这个感觉是遍体还是不遍体的?如果是一体的当身体的一个地方被触,全身都应该知道,如诺全身都有感知,就不清楚那里被触摸了,要是有多个体,那个人身体就有多个能知觉的心,那也就有多个人,那到底哪个是你呢,所以心随外物而生是不对的。第六次征心,阿难说,心不在内,不在外,在中间?佛回他说,在物理上,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中间不存在的,阿难辩说,心在外物和六根相接之间。佛接到,外物是没有知觉的本性,眼根是有知觉的本性,那么心是二者兼而有,还没兼而没有,如诺是有的,一边有知觉,一边是无知觉,二者对立,所以不成立,如诺不兼有二性,没有根的知觉,也没有外物的无知觉,心在中间是怎么存在的?所以在中间是不成立了。第七次征心,最后一次了,阿难说,心无住着一切,就是在时空上都没有,佛反问了,这个无所着的心到底在不在?如果不在、就是虚空的,如龟毛兔角,子虚乌有,这样也就不存在着与不着了,如果存在,就不能说他无,只要存在就有现象,当然就有所在,有所在就有所着,所以心无所着是不对的。我们说,人到世间能感知自我存,叫我思故我在,首先能感知到有个我,在物理世界里,能感觉到自我的身体,除了身体以外的,和身体对立起来的叫物,如把我细分,就是由身体各器官组成,也是后勤系统,生理学上认为大脑是司令部,控制人的一切思维和行动,到此终止,这是我们大众的观念。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和它相对应是六尘色、香、味、触、法:根与尘相合了,便有了分别心,如我看见了地上的人,水里的鱼,天空中的鸟,分别心之后便有了好坏之分。例如,我看你的衣服你穿着很美,我也想要:这个姑娘好漂亮,我想泡她:这个菜闻着香,色也好,垂涎欲滴,想吃:这就是佛说的攀缘心。我想这就到我们常说的思维了吧,当然在佛家这里还没有终止,这还不是人的真如本性。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