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关于嗓音音色:这本身不应该是一个标准,但是每个家长都会问道,再次说明一番。简单说:健康可以语言交流的就可以唱歌!声音小不甜美不明亮怎么办?其实不是每个歌唱家声音都必须是优越于其他人的,要靠后天刻苦的练习才可以,需要科学的方法和刻苦的学习。声音小可以唱舒缓优美的歌曲,声音大可以处理铿锵有力的作品。事无完美,扬长避短才是上策。
节奏感:我们经常听到爸爸妈妈这样描述:“宝宝听到音乐就跟着唱啊、跳啊”。这是不是有音乐细胞?我们的答案是:说明宝宝对节奏很敏感,而且个性外向活泼。“那我的宝宝听到音乐没有反映的”是不是说明没有音乐细胞?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别忘了我们的生命是如何开始的?是从一个微弱的胎心规律的跳动开启生命的旅程。这样规律的节拍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节奏感降生的。万人体育场,音乐响起的时候,大家同一节奏挥舞拍手,我相信台下不都是学音乐的,更多的人也许多年前被判定没有音乐细胞的人。宝宝表面没有反应不代表内心没有感受,事实上,音乐入耳入心,人人皆能感受,每个人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内向的宝宝在这方面的能力往往因其个性而被忽视。
视谱:唱歌离不开歌谱,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孩子视谱快学歌快些,有的孩子视谱慢学的稍慢些,这主要是因为孩子的方位逻辑能力不同而已,音符是通过在歌谱上不同高度的音符来确定音高的,逻辑思维强的孩子接受快,反之则慢些。这与音乐本身无直接关系。由此我们还可以推断,视谱快的孩子,也就是逻辑思维强的孩子有可能在数学方面接受起来也比较快。视谱慢的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会慢慢好起来。
听力:我们在学习英文中常常会说到听力的问题,事实上,学习任何一门语言都应该是听在先。对于音乐,它的生命力就在于听。唱歌其实不就是一门语言吗?直达心灵的语言。有少数的孩子是天生就带有固定音感的。耳朵对音准把握非常精确。这是上天赐给的礼物,若问这样的孩子是不是就是有天赋的孩子,答案不能是否定的,但是绝对的肯定是偏激的。这是天赋的一部分,而且非决定性因素。没有固定音感的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之后通常也会获得固定音感。对此过于兴奋是没有必要的。
乐感:倘若问那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是音乐界的天赐神童呢?答案一定是:乐感。每每说起乐感的时候,许多家长很茫然,不知所云。又或对乐感的兴趣远远不如对声音的执着,对级别的痴迷。实实的本末倒置,买椟还珠。乐感,简单的说是一种对音乐的感觉,更接近一种直觉,跟音乐的交流。我们常常听到有人听音乐会听的热泪盈眶,也许你觉得不可思议,但是有没有一首歌,一种旋律打动过你的内心,让你的眼泪在彼刻要夺眶而出?那就是乐感。我们也非常偶尔的听说到,某某孩子听到一段旋律突然就非常专注的,有感的聆听,甚至流泪。乐感是音乐的灵魂。没有乐感的歌唱如同没有灵魂的躯壳,或许飞快的速度会迷惑你的眼睛,一纸高级别证书会让你有了谈资,但苍白的演唱一定无法震撼心灵。乐感是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的。为什么?因为音乐就是表达人类的喜怒哀乐的感受。只待我们去开发它,享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