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53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怎样读事理?

事理,顾名思义就是事物的道理和奥妙,有人说,“理”不是书本已经讲了吗?书本上的理是已经发生过的“死理”,是“旧理”;无字之书的“理”,是由社会各种不同事物组合所形成的“鲜活”之理,所以,无字之书的理是“活理”,是“新理”。俗话说:“理”直方能气壮,有“理”才能声高。看明白道理,腹中才能有“料”,才能说出个一、二、三、四。那么,如何读事理呢?
方法/步骤
1

经常听人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是中国的中庸之说,是打圆场给台阶的说法。其实,在确定的时间、地点,同一个事情的“理”只有一个,不可能有多个,只是“理”有高下和层次之分,有歪理和正理之分。

2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争辩常常起源于“盲人摸象”,不少人坚信的理,是“点”上的理,从某个角度看是有理的;不少人坚信的理,也只是“线”上的理,从纵深的角度看,是有理,不可否认它比点上理要全面些。有的人说,这理既考虑到“点”上,也考虑到“线”上,还考虑到“面”上了,这样看好像很全面,“点”、“线”、“面”都有了,当然比前面两者更先进。其实不然,考虑事物是“立体”的,所以,理也要是“立体”的,“立体”之理才是真正的“理”。这就是“理”的高下之分。

3

“理”有高下之分,如同站在山脚下、山腰上、山顶上看风景,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要看得全、看得远,就要站得高。要登高远望,“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个高,很多时候不是由外在的位置决定的,而是由心态、学识、视野等内在的位置所决定的。

4

“理”是由事物的元素决定的,有的时候,只考虑两个元素,这样是有理的;但当考虑到第三个元素时,有理也变成没理了;当考虑第四个元素时,考虑三个元素有理此时也变成无理了。所以,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点”上的理让位“线”上的理,“线”上的理让位“面”上的理,“面”上的理让位“体”上的理。我们在认为自己有理的情况下,看看是属于哪类的理,不要掉进去,钻牛角尖。

注意事项

学会了读事理,自然就是明白人,明白人自然就说明白话,明白话自然就是理的流露,有了理,自然就可以走天下了。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