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企业老板认为,自己的实力不行,没钱猛砸广告,产品当然卖得不好了,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不同的企业情况,当然有不同的营销方式,产品卖不出去,归根结底还是老板的营销策划没做好。
许多产品卖的不好的企业,大多是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生产出来产品后,就急急忙忙推出市场,自认为产品的优点很多,自然会卖得很多,殊不知,在市场上唯独不缺产品的情况下,此种做法无疑是死路一条。
对于企业而言,竞争力除了指企业的盈利能力外,还包括具体的竞争能力,即在企业竞争中具有的优势,以及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差异性。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在资源配置、企业运行方式和员工素质方面都需要取得突破,具体来说,就是做好三道加法题:
方法/步骤
1
一、资源配置方式+能力+效益 资源配置主要是由资源配置方式、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效益三部分构成。这三部分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资源配置体制与机制,从而部分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企业家需要考量:在资源配置方面,是选择计划配置还是市场配置?是自己采购还是他人配送?其次,如何把可利用的资源转换为有效的竞争力?最后还要考虑资源配置的效率,即投入与产出比,因为投入与产出不平衡时,资源配置的竞争力很难体现出来。
2
二、设备+技术+领先一步的管理 所谓企业运行方式,是指企业设备、技术支撑和管理水准。现在很多企业都很不愿也不屑谈自己的设备状况,但其实有时候是设备决定了竞争的成败,正如先进的武器永远是打胜仗的基础和决定性因素之一。当然,有了好的设备、好的技术之后,还要有一套先进的管理方式,好的管理制度、好的管理模式、管理方法共同决定了好的运行模式。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公式:运行方式的竞争力=先进适用的设备+不断进步的技术+领先一步的管理。设备、技术、管理共同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良好的管理最为重要,而管理背后则是人员素质问题,也就是说,企业运行方式的好坏归根结底是由人的因素决定。
3
三、经理人+中层主管+操作员工 员工素质最核心的是职业经理人素质。我们知道,经理人强调的是职业化,他需要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有为投资者服务的观念,高度的敬业精神、专业的管理水平、良好的职业操守,善于把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维护良好的企业运作方式。某种意义上讲,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家之间、经理人之间的竞争。
上一篇:如何让自己在工作中富有竞争力?
下一篇:如何让自己在工作中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