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期铁储备不足,譬如早产、多胎、孕期妈妈贫血都有可能导致胎儿铁储备不足;
未及时添加强化铁的辅食,不合理的饮食搭配,导致铁摄入量不足;
生长发育过快,对铁的需要量增大;
有胃肠方面的疾病,影响了铁的吸收;
长期慢性失血,导致铁丢失过多;
组织受损:铁缺乏会使各种含铁酶活力下降,使组织功能受损;
消化系统:可引起胃酸减少、小肠粘膜病变,食欲减退、消化能力减弱、吸收不良;
免疫系统:缺铁性贫血直接影响淋巴细胞的发育,导致细胞免疫力低下,使感染增加;
神经系统:长期缺铁影响神经功能及发育异常,使得孩子易怒、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反应低下,影响婴幼儿认知能力和行为发育。神经损害一旦发生,补铁治疗也无法逆转。
妈妈们都在意给宝宝补钙补DHA,其实,充足的铁才是宝宝身体健康和大脑神经发育最基础的营养物质。
1、0—6个月宝宝推荐母乳喂养,保证充足的奶量母乳是宝宝最好的食物,虽然母乳的铁含量不高,但是吸收利用率却很高(50%),是牛乳铁的5倍。所以鼓励妈妈们母乳喂养。因各种原因无法母乳喂养,婴幼儿配方奶粉又是母乳之外无奈且又优先的最好选择。因有胎儿期的铁储存,0到6个月宝宝对于外源性铁的需求不高,适宜摄入量每天只需0.3毫克。无论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只要保证充足的奶量,就能持续获得这个阶段足够身体发育的铁元素。
2、6个月以后及时添加强化铁的辅食,常吃富含铁的食物因从母体带来的铁储存已消耗殆尽,6个月后宝宝对铁的推荐摄入量从之前每天0.3毫克一下增加到10毫克。所以,无论母乳还是配方奶喂养,要及时为6个月后宝宝添加强化铁的辅食,首选就是符合国家标准GB-10769的强化铁婴幼儿配方米粉,并陆续添加红肉泥、动物肝泥、动物血等含铁丰富的食物。同时可使用富含维c的食物促进铁吸收
食物中的铁分为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铁血红素铁吸收利用率高,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畜类瘦肉、鱼肉、动物内脏等。因为肉类可以每天吃,是补铁的首选;肝脏含铁虽高过肉类,但因同时富含脂溶性维生素A,因此不能每天吃,可以适量吃。(鱼类的铁吸收率为11%,瘦猪肉牛肉和猪肝的吸收率为22%)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植物性食物中,易受其他其他食物中植酸、草酸、鞣酸、磷酸的影响结合形成不溶性铁盐,因此吸收率较低。鸡蛋黄、蔬菜中的铁大多属于此类(吸收率为3%左右)。
补充富含铁的食物同时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可大大促进铁的吸收。含维c高的水果,以洗净后可食用部分计算,每100克水果各含维生素c如下(单位:毫克)苹果、梨、桃、葡萄、香蕉等因品种不同,每100克维c含量在4—10毫克之间。预防胜于治疗,平时我们就应注意合理的膳食搭配,保证均衡营养,不挑食偏食,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可降低铁缺乏的发生。
定期体检,如发现宝宝有贫血的迹象,应及时听从医生意见补充铁剂和膳食补充铁来帮助宝宝恢复健康!给宝宝添加补铁剂最好是在饭后服用,这样可以保护宝宝的肠胃,增强婴儿对微量元素铁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