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792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和田玉收藏需要注意哪些误区

和田玉在众多艺术收藏品中渐成一枝独秀,与其他玉石争宠,成为目前人们心中的大众宠儿。因此市场上出现很多鱼龙混杂的赝品,更有一些冒牌专家、行骗者到处唯利是图,以假货招摇撞骗,使广大玉石爱好者深受其害。这里,萃工厂综合相关知识,给大家整理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误区,希望大家引以为戒,避免上当受骗。
方法/步骤
1

误区一、羊脂玉=和田玉?  羊脂玉是对和田玉的白度、润度的形容词而已,而科学界定是要从白度、润度、硬度、密度、纯度五个方面来把握,才能鉴别是不是和田玉。

2

误区二、籽料就是上等和田玉  有不少差的籽料毫无利用价值,而有不少好的山料也非常珍贵。

3

误区三、重质量不重雕工  “玉不琢不成器”,一个很差的雕工可能使一件玉器的价值大打折扣。

4

误区四、重玉皮不重肉质  玉皮是外部环境和因素对玉的侵蚀造成的。由于外部因素的不同,所形成的皮色也不同。而玉皮只有在经过巧琢之后才能显现出它的价值。肉好、皮好、形好是优等原料,肉好、形好、皮不好也是上等原料,肉好、皮好、形不好应是中等原料,皮好、形好、肉不好是下等原料,肉、皮、形都不好则是劣等原料。

5

误区五、重古玉不重今玉  能拥有一块古玉乃是幸事。但是流传下来的古玉毕竟是有限的,而且绝大多数都已被各类博物馆和收藏家收藏,在市场上流通的绝大多数是仿古玉和伪古玉。收藏古玉风险性极大,收藏新玉则风险较小,而且和田玉玉料就是很珍贵的原材料。何况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老玉买不过新玉、新玉买不过原料的状况。

6

误区六、羊脂白玉越白越好  “羊脂白玉”是对和田玉极品的比喻,羊脂白玉油脂的光泽是微微闪黄,其质地也是微微闪出浅灰的色调,纯白而不油润就不是羊脂玉了。如果以白为标准的话,那么俄料、青海料,还有很多大理石、石英石等都是羊脂玉了。  羊脂白玉是现代称呼,以前只称羊脂玉。所以羊脂白玉越白越好的说法是对羊脂玉的一个误解,对广大收藏爱好者来说是一个误导。

7

误区七、和田玉最好,俄料、青海料都不好  这是一个错误的概念。在白玉家族中,和田玉是最好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俄料、青海料与和田料的化学成分是相同的,是同一个家族。俄料和青海料的顶级玉料不亚于和田料中的中等玉料,而且和田玉料中也有不少是毫无利用价值的废料。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