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780今日阅读:176今日分享:34

法律硕士怎样准备北大法硕复试?备战法硕的步骤

先简单介绍下我的情况,我是名非典型二战考生,去年考的上财的企业管理,今年才改考法硕,所以我的身份界定起来应该叫“二战考研&一战北大法硕”。初试成绩:政治80,英语76,基础课117,综合课127,总分400分,初试排名19名。 复试听力六分,笔试80分,复试排名第八,总成绩排名第七。一战选择是本专业不过遗憾未上,作为一名一直以来数学不好又刚被数学虐过的文科生,二战选择跨考法硕,虽然本身对法律也比较感兴趣,而且恰好可以扬长避短,发挥英语和政治的长处,但是具体该如何备考又是一片空白。三月底四月初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了AD学姐的课程,就加了进来看看,短短接触之后觉得课程设计思路很清晰而且很适合我,就下定决心跟着学姐的改考法硕了。复试总的来说准备较初试相比,不管是重视程度还是投入程度,都低一些。一方面是考试性质毕竟不一样,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感觉侧重考察的是思维能力和知识储备,另一方面也是觉得初试成绩相对比较保险,所以放松警惕了,其实这种心理还是很危险的,越到考试临近越后悔没好好准备!!背景叙的有点冗长,下面开始正文。
工具/原料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大法官的智慧》、《乌合之众》、《社会契约论》和《法学家茶座》

方法/步骤
1

复试的主要教材就是大家都读的三本书:《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制度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大法官的智慧》,另外还有几本参考读物:《乌合之众》《社会契约论》和《法学家茶座》多辑。在初试成绩出来之前,我只跟着复试辅导学长的安排把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看了一遍,当时年前基本上每天或者隔天安排一次讨论学习,带着问题导向的任务去阅读法治及其本土资源,所以虽然只是看了一遍书,但理解的还算相对深入。年前在学习完了法治及其本土资源后,最后一次学习任务是写一篇论文,写的是14年的真题“医患纠纷”,当时花了三个半小时,还写的很差,纯小白,既抓不住问题核心,也没啥语言或者思想上的亮点,写完了也是看到自己确实跟复试要求差距很大。最后一篇论文写完了之后差不多就是大年27 28的样子,这段时间到初试出成绩,差不多小半个月都没怎么看书。

2

在出成绩之后,才算正式开始全面复习。这段时间,认真地把苏力的法治及其本土资源看了两三遍,大法官的智慧看了两三遍,其他的几本书也翻看了几遍,有个大概的了解,做做简单的摘录,不过主要的思想和写作方法还是从前两本书里借鉴和启发得来的,用乌合之众和社会契约论中学长总结过的一些核心观点做论文点缀拔高,法学家茶座是作为备考素材看的,也学习下别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和写作角度。这段时间,自己也练习了三篇论文的写作,分明是养母虐童案,专车问题和街区制改革,后两篇写作的自我感觉还是挺好的,虽然学长还是一阵见血地指出了其中的很多不足之处,但是能够感受到自己比之前进步了,思路更顺畅了,写起来慢慢也有种得心应手的感觉了。

3

在后期,把往年的案例分析也基本上练习了一遍,个人觉得案例分析还是挺好写的,可以借鉴大法官的智慧中很多写作思路,一些知识点也很有帮助。当然苏力老师的书也很有帮助,比如很多案例都可以借鉴苏力在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提到的“权利相互性”:保护A的权利就会损害B的权利,因此要权衡做出最大化产出或者最小化伤害的权利配置等等,具有比较强的套路。

4

有关言论自由的讨论也是案例和论文的双料备考重点,当时重点学习参考了纽约时报诽谤政府官员案和格兹普通个人诽谤案以及苏力老师在邱氏鼠药案一文中有关言论自由重要性及其限制的精彩言论。

5

英语听力,虽然AD学姐和复试学长一直提醒我们提早练习、多加练习,但是我之前一直偷懒没怎么练习。出分之后,买了本六级听力,每天听40分钟左右听力,找找感觉,当时全套做下来也就错个四五个,听写题最多错1-2个,有好几篇都是全对的。但考场一听感觉还是完全不一样,不得不说实战的听力不管是语速还是词汇的难度都比六级要高一些。考场上1-4听出来无压力,但是5-8四个空我基本没听出来。结果最后听力成绩果然只有6分,算是勉强及格吧。建议大家还是要按照很多经验帖里面说的多练练老托福的听力,估计那些听力满分9分的大神就是这么练出来的!

6

复试总的来说,分为两个阶段:出分前和出分后。出分前的效率是极低的,出分后差不多可以保证每天六七个小时的复习,除了学习时间较长之外,更重要的是专注程度更高,所以学习效率也高一些。可以说这段时间,是真正实现飞跃最关键的过程。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