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格局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两个引擎来拉动,一个是靠外向型企业的出口,出口对于GDP的拉动较大,在解决农民工的就业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出口企业的利润有限,对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贡献并不大;另一个就是房地产业,政府通过征地来赚取巨额差价,然后,再把土地进行招拍挂来获取最大的利润,土地出让金几乎在全国各地都成为地方政府金库的最大来源。持续两年的房地产调控使得地方政府的这个摇钱树的含金量大幅减低,从而不得不再重新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产业格局去年,中国的产业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一直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的行业,都面临着利润下降或者破产的危机。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钢铁业,大部分钢铁企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许多钢铁业也发生了大幅亏损。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的钢铁业之所以能够在产能上位居世界第一,并且得到了快速的扩张,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大量需求,钢铁业可以说是房地产业的孪生兄弟,一旦房地产业降温,中国的三分之一或者是一般的钢铁厂立即就会面临亏损甚至倒闭。此外,建材行业和机械制造业也会产生危机。这种与房地产相关联的产业很多,过去都是赚钱的行业,现在的日子极为难过。
地域格局这次的由中央主导的全国性房地产调控,各地的政策是有着极大差别的,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一线城市和执行限购的40多个城市。这就为一些过去乏人问津的三四线城市成了受人青睐的香饽饽。从过去的两年数据看,尽管三四线城市的统计数据很不完整,难以做出整体的判断,但是,从已经披露出来的信息来看,一二线城市受到调控政策的打压,房地产出现降温的势头,而三四线城市则逆势而上,出现了房地产业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局面。
投资格局本轮调控政策的矛头是指向商品住宅和一二线城市的,根据资本的固有规律,中国的房地产投资很快就适应了政策的变化,做出了适时地调整。投资已经开始由住宅开发转向不受限购限制的商业地产。在住宅销售量锐减的同时,商业地产异常火爆。大量的房地产投资也从过去重点投资的一二线城市转向三四线城市。房地产调控使得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三四线城市。
发展格局由于政府在社会压力之下,对于房地产行业进行前所未有的调控,这次调控的意义和影响已经超出了房地产行业的本身,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将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受房地产业的拖累,与房地产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势必做出产业调整,虽然,政府力图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来维持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效果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