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阶段的登山运动中,往往我们会遇到不同的地形,有起伏不大的平路,短暂上坡,连续上坡,和下坡,每个运动者必须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来决定在不同路段在整个团队行进战线中的位置和运动速度,很好的调配自己体能,提高自己的行进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团队的运动速度,增强自信心,添加爬山乐趣。
方法/步骤
1
身体耐力好,心肺功能一般的人属于平原型运动者(哈哈,北京的同志),在低海拔时,无论爬升和平路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可以在低海拔段放手运用各种行走技巧。不过要注意爬到高海拔时,建议采用匀速行进,调匀呼吸,坚持在黄灯状态持续前进。太过剧烈的动作有可能喉咙充血,呼吸急促,加速肌肉耗氧,因此平原型运动者登山中的在低海拔时可以随意些,在高海拔爬高地段建议匀速前进,可少量时间多次休息,前进速度以刚能够控制呼吸为准,控制不了时则减慢速度。 身体耐力一般,心肺功能强的人(大多数云南兄弟啦),肌肉在爬高时不至太过缺氧,不会过分酸痛。在平路、爬山、各种海拔情况下表现都比较折中,但应注意要该抄路时就抄路,开着红灯闯山坡哇!如此可事半功倍。
2
身体耐力一般,心肺功能不强的人(唉,还是云南兄弟),平路走的一般般,一到爬山就气喘,走的好.好.好吃力啊。要特别特别的讲究运动调整了。在平路好走时要争取赶在队伍最前头,不要变速运动,不要无谓浪费体能,尽可能让体能留下来爬山,爬山时努力坚持每一段尽可能走的长一些,到顶后要借下坡势头马不停蹄快速抄路赶到前队中,为了团队的行程,只能少看风景少拍照,多做点牺牲了,不过也正好是磨练意志的好时机。
下一篇:巴音布鲁克草原,荒漠中的绿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