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402今日阅读:159今日分享:18

“家庭课堂”让孩子爱上学习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开始上课。老师问大家一个问题,我只有8元钱,想买一辆36元的小汽车,还要再攒多少钱?有谁知道?知道的小朋友请举手。”于是,“学生”翔爸和“学生”翔妈开始认真思考。过了会,翔爸举手发言:“老师,我知道,还要再攒26元。”“错,有谁知道正确答案?”翔妈举手:“老师,还要28元。”“对,你是怎么算出来的?”“我是猜出来的。”“哈……”一旁的“同学”翔爸笑出声来。“老师”严肃地说:“这位同学,请保持课堂安静。下面,老师就教大家怎么算36—8”……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猜到这个老师是谁了吧?对了,就是我家的孩子——翔翔。这是翔翔在给爸爸妈妈上课,上的内容是他在学校里掌握得不够熟练的知识,我们把这称之为“家庭课堂”。“家庭课堂”的产生缘于一年级刚开学时的拼音学习,我们想知道翔翔学得怎么样,可从孩子嘴里又“套”不出多少东西,而多问孩子几遍,又会引起他的反感。于是,灵机一动,何不来个角色互换,让孩子当老师,父母当学生,通过“家庭课堂”这种形式,了解孩子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个提议引起了翔翔的兴趣,他很高兴地当起了小老师,在“小朋友们,跟老师一起读,张大嘴巴aaa,圆圆嘴巴ooo……”中开始了他人生的第一堂“授课”。“家庭课堂”这种形式就在我家不定期地举行,翔翔把“老师”这个角色学得惟妙惟肖,在当老师的过程中他觉得很高兴也很自豪,同时对所学的内容加深了印象。作为“学生”的我们也非常配合,有时还会出点小状况,就像本文开头出现的那一幕。通过“家庭课堂”这种形式,既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也让家长通过孩子的授课了解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加强了双方的互动。作家柯云路曾说过“我们希望孩子进步,希望孩子成功,千万不要做不会开车的人,去推,去打,去骂,而要去发动。发动什么?要发动这个汽车本身的马达,要发动孩子本身的学习动力。孩子学习的动力在什么地方?最重要的是三个积极性:向上的积极性、自信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的积极性。”所以说,要做智慧的家长,就要做善于把汽车发动起来的人,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又是一个莺歌燕舞、花红柳绿的季节,我们一家在江边散步,树上的柳絮在空中飞舞。翔爸说:“柳絮会让人鼻子过敏”,而翔翔说:“柳絮是柳树的种子,老师说过的。”“是吗?妈妈是第一次知道,谢谢你,孩子。”原来,有很多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孩子却知道,我们的孩子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来得聪明。就让我们学会和孩子一起成长,学会角色互换,不光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孩子又何尝不是父母最好的老师?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