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银行与普通零售商业一样,都属于服务业的重要一环,但银行由于具备了金融业诸多特性,而与其他服务业有所不同,必须区别对待。根据零售银行的特性,对零售银行发展进行转型。
零售银行与零售商业的相似性和一致性。那么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采纳零售商业的先进经验,乃至直接与零售商业合作来提升零售银行业务的竞争力,已成为越来越多银行的选择。例如,银行网点的布局与管理,可以从零售商业的卖场管理中获得相当多的灵感和借鉴,银行的商品管理与搭配,也与零售商业的商品管理和搭配存在着相当相当程度的重合;具体到销售的管理,如销售话术、定价策略、促销方案等等。
由于银行行业的特殊性,他们在理念创新和摸索上实属“戴着镣铐跳舞“,有很多想做而不能做、能做而未曾考虑到的问题,导致在上述的诸多细节要素的摸索上,零售银行的发展其实是普遍落后于零售商业的,零售银行向零售商业取经,包括客户的维护与管理、渠道的整合与管理、应对信息化时代的策略、营销理念的转型等等细节方面的问题,零售银行所想的与零售商业所想的,基本都可以互为镜鉴。
向零售业学习的零售银行,零售业进入银行业仍然面临着在短期内无法逾越的障碍,但银行业必须将其战略重心转移至零售业务,而在这一过程中,零售业成了零售银行业的学习榜样。比如欧美银行就是开拓自己独特的零售模式,许多国外银行在设计自己网点的时候,已经极力地将其与零售商业的商店模式靠齐,并且他们倾向于将这些分支机构视为安全、便利的金融交易场所。像和咖啡厅、麦当劳、星巴克等等相结合,营造轻松的氛围。
天天低价的商业模式,学习交叉销售,或者走快餐路线。在将战略重心转向零售业务的过程中,银行业也在向零售业学习,与美国和欧洲一样,亚洲零售银行成为亚洲银行业的增长动力之一。然而与欧美市场相比,亚洲零售银行尚未达到完全专业化程度。银行对零售客户的重视度是衡量专业化程度的标准之一。越来越多的亚太银行开始重视客户,学习零售业,力求为客户提供更为便利、更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或营销策略。
广设分销渠道,每个银行都有分支机构,但不能仅依赖这些分支机构作为唯一的分销网络,对大多数客户来说,这些分支机构将成为次要的分销渠道。为了开展竞争并提高市场份额,可以建立广泛的自动提款机(ATM)网络,将这些ATM机安装在分支机构、在大街上、的办公场所,提供发放薪水服务。
迎合客户喜好的直销方式,有些人口高度密集和交通严重阻塞的城市中,人们到银行分支机构的种种不便,可以采取直接代理人销售银行的抵押贷款。呼叫中心能够识别预期客户并与其展开对话,在呼叫中心的支持下,直接销售代理人可以安排方便的时间去拜访并与预期客户讨论代理产品。要以时刻保持提供便利的、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的银行服务理念。
在激烈竞争中,所谓的生存之道要围绕在这三个层次之上,一是聆听客户,了解客户需求,推出客户有需要的产品;二是将产品在全流程的优质服务中推介出去,提升客户体验;三是搜寻客户群体中的高贡献度客户,并向他们提供更具个性化的增值服务,从而激发他更高的消费热情和客户忠诚度,实现双方共赢。银行在这三点上,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因为不断有新的服务者在这三个的某一个环节上做的更为出色,从而获得客户青睐,但同时又有原有的服务者因为钝化懈怠而面临消费者的流失,学无止尽用在此处颇为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