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34今日阅读:145今日分享:20

离婚后财产应当如何分割,一方婚前财产是如何界

在本篇介绍了关于:【离婚后财产应当如何分割,一方婚前财产是如何界】,并提供了相应的法律常识,希望对此问题有疑问的朋友能带来帮助。
一、离婚后财产应当如何分割
1

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二)生产、经营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共同财产容易分割,比较难处理的是,关于婚前个人财产如何分割的问题。《婚姻法》第十八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2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END

二、一方婚前财产是如何界定的
1

对于“一方婚前财产”的界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六条规定:一方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婚后由双方共同使用、经营、管理的,房屋和其他价值较大的生产资料经过8年,贵重的生活资料经过4年,可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2

婚后8年内双方对婚前一方所有的房屋进行过修缮、装修、原拆原建,离婚时未变更产权的,房屋仍归产权人所有,增值部分中属于另一方应得的份额,由房屋所有权人折价补偿另一方;进行过扩建的,扩建部分的房屋应按夫妻共同财产处理。

3

但是,根据最高法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三)》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解释三》)中的规定,将婚前个人财产的分割问题进行了重新的界定:

4

《解释三》对此规定: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可将该不动产认定为不动产权利人的个人财产,尚未归还的部分贷款为不动产权利人的个人债务。此外,《解释三》还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视为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应认定该不动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如此规定,显然有利于实际购房的一方。不过有婚姻专家担心,这样规定很容易导致离婚攀升。 END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