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长开始陷入寻找身边好中学的时候,不妨先听听太原市教育局局长对他所认为的好学校的评价标准是如何。卓越教育老师为大家整理了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本月起,结合太原教育行政部门和前段时间群众的推荐,我们将陆续向读者介绍“身边的好学校”,在去这些学校采访之前,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马兆兴局长,让我们首先来看看他眼中的好学校是怎样的——— 记者:为什么要搞这次“身边的好学校”主题介绍活动呢? 马兆兴:《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免试就近入学,这是按照这一年龄阶段儿童少年身心成长特点和教育规律对地方政府履行职责的要求。而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正当要求。如果这两条是完美统一的,那就再好不过了。但现实中,学校之间是存在差异的,于是就产生了择校问题。为缓解“择校热”,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推动太原教育科学、均衡发展,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此,根据教育部的安排,同时结合太原市的实际,我们推出了这次活动,想通过介绍,把近年来那些变化显著的“成长型”学校推荐给家长,希望家长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学校,也想让广大家长知道:我们身边就有好学校! 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学校算是好学校呢? 马兆兴:大家都知道,我们评价学生是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的,那样,会忽视一部分学生。同样,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也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好学校”的标准应该说是多元的。比如说,有的学校在家庭教育方面搞得好,而且通过家庭教育这个点,带动了学校的发展,我们认为这就是一所好学校;又比如说,有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抓得比较好,有的学校读书活动做得比较好,带动了学生素质的提高,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学校的发展,我们也会认定这样的学校是“好学校”。也就是说,好学校的标准既要着眼于学校的基础工作和综合办学实力,同时还要考虑其办学中鲜明的特点和鲜活的亮点。 记者:但是,好像现在家长们对好学校的认同标准多数以升学率为准,这与您说的好学校的标准可是有差距的,您怎么看家长们的这一观念? 马兆兴:家长之所以只看升学率,与他们对学校没有进行真实、深入、全面、客观、理性的了解有很大关系。其实,评价一所学校好与不好,更多地应看这所学校是否适合你的孩子! 比如,一所学校是以自主学习为教学特点,那它对那些学习比较自觉的孩子来说,就是“好学校”,而对那些学习自觉性稍差的孩子来说,就不一定是“好学校”。 再比如,一所学校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那它对那些喜欢动手操作的孩子来说,就是“好学校”,而对那些没有这方面兴趣的孩子来说,就不一定是“好学校”。 所以,我觉得在对好学校的评价标准上,一些家长的认识是有偏差的。而我们这次开展“身边的好学校”主题介绍活动,就是希望家长能够通过这个活动,更深入、全面、真实、理性地了解学校的情况。 同时,我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能借此项活动了解家长心目中“好学校”的标准到底有哪些?然后我们会综合这些标准,再反馈给学校,让我们的学校更好地将办学与百姓的需求结合起来,进而办人民满意的太原教育。 记者:今年的“小升初”又将到来,您对正处于“择校热”中的家长有什么建议呢? 马兆兴: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上一所心目中的好学校,这种愿望很正常。 但是我要提醒家长朋友们,别人认为的好学校,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不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对你来说还是“好学校”吗?我个人认为,好学校就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 目前我们感受最强烈的就是少数家长有“跟风”思想:“别人要进哪所学校,我也要进那所学校。”殊不知,盲目地择校,其效果可能适得其反。所以,真正负责任地给孩子选择一所适合自己孩子发展的学校,那才是真正的“好学校”。 太原市最近几年通过实施“百校兴学”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再加上招生政策的改革,以及校长队伍、教师队伍建设和教科研的推动,很多学校发生了巨大变化,可以说,我市的初中教育均衡发展已经迈出了新的步伐,我们即将向群众介绍的这些学校就是一个个鲜活的例子。 同时,我觉得,一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发展,影响因素很多,学校、家庭、老师都很重要,特别是他自己的努力与否更重要。所以,选择学校只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其中一个因素,而非全部因素。我希望家长能够理性地为孩子选择学校,同时也能理性地看待那些成长中的好学校,这些学校的未来和前途都是无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