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968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茄子谷垒的做法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个地方的饮食文化总是带有很强的地域性,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有着必然的联系。山西由于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地处黄河中游,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大自然情有独钟的造化,使三晋大地成为世界上生长杂粮品种最全的地域,有着诸多与“吃”有关的物产和特产,为山西成为面食之乡奠定了客观现实的基础。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离不开群众智慧的结晶,山西的面食文化同样如此。勤劳质朴的山西人民,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利用大自然赋予的各种杂粮,发挥聪明才智,做出花样繁多的山西面食,使山西的面食文化形成了诸多结构形式与特点,其中“面菜合一”“菜饭合一”就是山西民间百姓最家常最普遍的吃法。如今天的这道“谷垒”,还有“不烂子”、““和子饭””等等。      “谷垒”是典型的山西人菜饭合一食品,是一日三餐的常食之物。以面的品种分,有白面谷垒、高梁面谷垒、玉米面谷垒、莜面谷垒等数种。以加入的蔬菜种类分,又有萝卜谷垒、豆角谷垒、榆钱谷垒、芷蓿谷垒,食时各有独特风味。茄子谷垒制作难度较大,削皮、切丁、过水、滚面都比较容易,难度在于掌握蒸制时间。时间稍长,菜面脱离,炒时不利;时间过短,面熟而菜生,难以入口。要想恰到好处,一要视茄子的老嫩,二要把握好火候。许多家庭妇女蒸出的谷垒,光泽好,有弹性,用猪油加葱花食盐炒而食之,柔嫩可口,芳香味长。北部居民常吃的莜麦面谷垒,颗粒如黄豆大小,筋韧细腻,使人常食不厌。春季吃白面芷蓿谷垒,更是讲究。过去,连巨商大贾也常常“染指”。       据说: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一月初六,慈禧与光绪皇帝西行西安路经灵石,在两渡官宦世家何府吃到“谷垒”与“和子饭”时胃口大开,赞不绝口,临行时叮嘱李莲英记下用料和全部制作过程带回宫内。相传慈禧返回京城,便经常让厨师给她做“谷垒”与“和子饭”吃。从此,慈禧喜欢吃“谷垒”与“和子饭”的趣闻便在民间广为流传。
工具/原料
1

【原材料】:茄子2根、小麦面粉100克、玉米粉50克。

2

​【调味料】:小葱、花椒粉、食盐、食用油。
 

A.谷垒的制作过程:
1

茄子用清水冲洗干净,捞出沥干水分。

2

洗净的茄子去皮,用刀切成大小均匀的小见方块。

3

切好的茄子块用凉水冲一下。

4

沥干水分,放在一个干净无水的容器里。

5

小麦面粉与玉米粉放在一个深容器里,用筷子搅拌均匀,使两种面粉混合。

6

茄子块上面均匀的先撒一层拌好的混合面粉。

7

用手将茄子块和面粉充分的拌匀。

8

重复6、7的步骤,再撒一点面粉再拌匀,边撒边拌。直到盆里既没有多余的面粉,又要让每个茄子块的各个切 面都均匀的沾满面粉,且茄子块彼此之间不粘连,这样茄子谷垒就拌好了。

B.谷垒的蒸制过程:
1

电饭煲的蒸屉上铺好蒸笼布。

2

将拌好面粉的茄子谷垒块放入蒸屉里。

3

电饭煲内胆放水烧开,

4

放入蒸屉,用筷子将茄子块中间扎一个洞。

5

盖盖蒸制10分钟,至电饭煲上汽就可以了。

6

蒸好的茄子谷垒。

7

找一个无水干净的盆,趁热将蒸好的茄子谷垒倒在盆里。

8

用筷子将聚在一起的茄子谷垒轻轻抖散划开,放在一边晾凉。

C.谷垒的炒制过程:
1

锅内放油烧至油热。

2

小葱洗净切葱花。

3

放入小葱花,煸出香味。

4

倒入晾凉的茄子谷垒。

5

用铲子不停的翻炒,使茄子谷垒表面呈金黄色,发出焦香味。

6

调入适量的食盐。

7

撒入适量的花椒粉。

8

用铲子搅拌均匀即可。

注意事项
1

1.茄子切块时大小要均匀,这样蒸制时茄子块的成熟度一致,不会出现半生半熟的现象。

2

2.茄子块用凉水冲一遍,撒面粉时有利于挂粉,但要注意一定要控去多余的水分,否则拌粉时面粉与水分 接触,容易形成疙瘩状,不利于茄子块均匀挂粉。

3

3.一般面粉与茄子块的比例为1:1.5。每次撒面粉的量不要太多,要边撒边加面粉,这样在拌茄子块时更 容易操作。

4

4.面粉与茄子块拌匀是个技术活,这一步很重要。拌好的茄子块中,要既没有多余的面粉,又要让每个茄子 块的切面都均匀的沾满面粉,且茄子块彼此之间不粘连。

5

5.掌握蒸制时间很重要。时间稍长,菜面脱离,炒时不利;时间过短,面熟而菜生,难以入口。

6

6.炒制时,要将谷垒炒到色泽金黄,发出焦香味,才能突出谷垒的口感。

7

​7.调味料可以在A部分拌好茄子块时加入,也可以在炒制时放入,我喜欢炒的时候放,但都要搅拌均匀。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