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指一种内心不安或恐惧,是预期即将面临不良处境的一种紧张情绪,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紧张、担忧、不安全感)或发作性惊恐状态(运动性不安、小动作增多、坐卧不宁、或激动哭泣),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口干、胸闷、心悸、出冷汗、双手振颤、厌食、便秘等)。下面几种方式可以纾解紧张、克服焦虑。
方法/步骤
1
增加自信。自信是应对焦虑的必要前提。缺乏自信的人,对自己应对事件的能力是怀疑的,夸大自己失败的可能性,从而忧虑、紧张和恐惧。因此,应对焦虑,你必需是首先增强自信,减少自卑感,应该相信自己每增加一次自信,焦虑程度就会降低一点。可以反复地告诉自己“没有问题“、”我可以对付”!
2
自我脱敏。即从紧张情绪中一步步解脱出来。比如,你在精神相对放松的情况下,去想象种种你害怕的危险情景,首先从危险程度最低的情景开始,当自己能够适应这一情景后再去尝试更危险的情景。反复练习,你慢慢变会对危险情景不再体验到焦虑。
3
自我刺激。焦虑症患者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异常痛苦。此时,患者可以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打断焦虑的循环。
4
深呼吸。当你感到焦虑时,你的脉搏加速,呼吸也加快。而深呼吸可以迫使你减缓呼吸,使身体相信焦虑已过去。正确的腹式呼吸是,当你一吸一呼时,腹部将随之一起一伏。
5
活动你的下颚和眉头。当一个人面临压力时,容易咬紧牙关、紧锁眉头。此时不妨舒展眉心,摆动下颚,以松弛那里的肌肉。你还可以做扩胸运动,不妨上下转动双肩,并配合深呼吸,举肩时,吸气;松肩时,呼气;如此反复数回,恢复舒坦的呼吸。
下一篇:焦虑性失眠的概念及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