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871今日阅读:23今日分享:25

一碗汤距离的美好——老人带孩子一年来的得与失

婆婆今天的飞机回中国,老人在悉尼整整十一个月的旅程告一段落。看着少了一个人的家,心里还是泛起阵阵复杂的情绪。心里感激老人一年来的辛苦付出,同时,又有一种释然的轻松。这种感觉,充满矛盾。老人在身边,家里的事情都能帮上忙,自己夫妻两个确实更轻松些,但是,跟老人相处,却也有躲不开的硬伤。孩子奶奶在悉尼的这一段时间,对于婆媳相处、孩子和奶奶的相处、夫妻和老人的相处等等关系,又一次彻底的深切的感受了一次。关于这个问题的思索,也更加深刻了一层。婆媳相处是老话题了,在我看来,成年人之间的问题,其实更好解决,毕竟可以进行成年人之间的沟通。而涉及到孩子,往往就是一个更加敏感和脆弱的节点。奶奶跟孩子这将近一年的相处,对于孩子的世界也是个新的事物。止境离开爷爷奶奶家已有两年,他对爷爷奶奶的记忆也趋于模糊了。奶奶的到来,给他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变化。从我的角度观察,奶奶的陪伴给孩子的世界带来了得失兼有的变化:一、所得孩子感受到丰富的“大”家庭的感情。这个大自然是相对于两代人的家庭而言,奶奶的到来,让三代同堂的家庭变得更加丰富。止境能享受到更加多样的亲情,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不同,对孩子的感情世界是一个很有内容的丰富。孩子有了一个忠实的玩伴。奶奶对止境当然是有求必应,对孩子的任何要求几乎都同意,这个用在玩的方面,让孩子满足得不得了,跟奶奶玩各种游戏,抛球、捉迷藏、跟在自行车后面跑等等,奶奶如同止境的小跟班。我在旁边看着,止境显然是颐指气使的,但是老人其实又是很享受这种感觉,这是一种被需要、疼爱孙子的另类方法吧。给孩子的情绪平衡多一个选择。这点其实很抽象,也是慢慢觉察出来。奶奶无疑对孩子是宠爱的,妈妈我则是严格的,爸爸介于我跟奶奶之间。止境在三个不同的“标准“面前,也慢慢把握了其中的奥妙,在妈妈这里太严格了,就跑到奶奶那里去投点小机,在妈妈这里受了管教,就跑到奶奶那里撒娇。长期看来,只要不过分,这种隐形的制衡还是对孩子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孩子也会得到一个平衡的生活和情绪空间,毕竟,太严格和太溺爱,都是不利于成长的。二、所失与老人的代沟导致在孩子教育方面的矛盾。这点涉及的细节很多,综合而言就是妈妈我要这样那样教育孩子,老人就会护着,无意识就在宠爱孩子。尽管我很认真的跟老人说,这样那样不好,但是老人嘴上答应着,实际行动还是做不到,一旦状况出现,还是情不自禁的就护短了。这点大概是跟老人相处,涉及到孩子的时候,我最难以接受的一点。要是一意孤行的坚持,老人难免会干涉,一不小心就引发矛盾。所以,很多时候,还是在互相找寻一个妥协点,让双方不至于说破。结果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原则只能实施一部分。孩子养成了“双面”表现的习惯。因为孩子慢慢知道了大人间的不一样,所以孩子也长了小心思。在妈妈这里循规蹈矩,到奶奶这里就脾气大大的。尽管教育是一样的,但是孩子面对两个不同的大人,表现就如按一个开关一样,到妈妈这里按这个表现,到奶奶这里按另一个。我曾经非常苦恼,生怕孩子就此养成习惯,孩子爸爸说,这是暂时的,等奶奶回国了,没有了客观的条件,孩子自然就改回来了。他说得也许有道理,但依然是在磨合和习惯了多个月之后,我才逐渐接受了止境的这种双重表现。小宝的养育部分落入“老套”。所谓老套,是针对老人们所在那个年代的说法。小宝出生后,因为二度当妈,我也好好做了很多功课,决心把小宝养得如何如何科学。但奶奶的做法,难免是老人的那一套,譬如孩子一哭就抱,睡觉的时候抱着抖着,给孩子穿得过多、包着掖着……虽然大部分是我在做主,但是有时忙于大宝,有时体力难支,顾不上那么细致,干涉无果之后,还是妥协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着奶奶去吧,只是尽量在一些关键事情上自己坚持做主,其他就等奶奶回去后再来纠偏吧。老人带孩子是很多人不得不的选择,譬如在国内,通常夫妻两都要上班,孩子的照顾就不能不托付给老人。是否要让老人带孩子,真的是一个不同个性的选择问题,还有老人自身不同的问题。如果可以选择,理想化状态就是——一碗汤的距离。最近,在一个论坛上有一个讨论,“你是否愿意跟老人一起住”。结果是大部分的人选择不跟老人常住,但是假如有条件,最好让父母住在自家的附近,所谓“一碗汤的距离”,就是“当家里的汤都煮好了,还来得及叫父母过来吃热汤的”距离。这样的距离,既能方便儿女尽孝,父母也可以适时帮忙,互利互助,另一面成年子女又不需跟老人住在一起,避免了因各种不同而造成相处的矛盾,保护了彼此的自由。在跟当地很多西人的交谈中,他们大部分人都这样选择,成年后的孩子一般都搬出去独立,成家后很少由老人长久照顾孩子,宁愿送幼托。到了节假日,一家大小就回父母家探望。其实,经典的距离产生美。先别说是孩子,就是自己一辈跟公婆、甚至自己父母长住,都是一个难解的话题。任何有自主精神的人,大概都想要一份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代沟又是一个难以轻易解决的问题,妥协,是一种相处的艺术,但也可能成为一种负累。如果能够选择,确实要努力的营造那“一碗汤距离的美好”。让我们、老人、孩子,都能在最大限度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或许,这是一个不那么容易实现的梦想,但至少,是一个努力的美好方向。奶奶快回国了,终于说服怕坐车的她一起去了趟海边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