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型不同的时代,瓷器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点。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型发展的总趋势。其次,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腹、底足及至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总结规律。
胎釉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烧成的器物,质地、釉色也各不相同。鉴别胎质主要观察底足,任何时代器物在底足边缘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处,大多都可以看出胎质特色。观察釉质则一般要注意釉色、光泽以及气泡疏密等几个方面的特征。
纹饰瓷器上的纹饰,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强烈地反映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每一时代,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如:宋以前瓷器多为素瓷,装饰简单,仅见些弦纹、几何纹等。
工艺器物成型工艺不同,装烧方法不同,烧成气温和燃料不同,都会在瓷器上留下不同的特征,成为我们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之一。如:宋代定窑瓷器采用覆烧工艺,烧成的淠兀口沿无釉,俗称“芒口”;而宋代汝窑器采用支钉支烧工艺,烧成的器物通体满釉。这些特征都是人们鉴定的依据。
款识款识是指刻、划、印或写在瓷器身上的文字,表明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或使用者等,也是鉴定瓷器的依据之一。不同的时代,书款的方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的部位都有所不同。
作伪手法常用的作伪方法用截掉或磨光残损的部位、改变原有款识、后挂彩釉,以及使用各种做旧技巧。其手法主要有:补洞、配盖、磨口、轧口、套口、打光、打蜡、漆彩画、新胎后挂彩、后加彩等。
一般的污渍、土锈可以用碱性的稀释后的溶液浸泡,看污渍的情况确定浓度和时间。洗刷时要心平气和,慎重拿放。
冬季洗刷薄胎瓷时,要控制水温,以及冷冻和遇热水爆裂。
有的瓷器的表里,因水浸太久,水锈黏附其上不能出去,可用酸性液体浸数日,刷之即去,若水锈很厚,可用竹扦剔去。
有的粉彩瓷器,因彩色中铅的成分多,出现泛铅现象,可用药棉蘸淡硝酸擦去,再用清水冲洗。洗刷瓷器最好用木盆和塑料盆,不宜用瓷盆和水泥盆,以避免瓷器碰伤。
上面收藏保养的方法,如没有专业人员陪同请勿轻易尝试,以免造成损伤
如果你觉得经验能够帮助你请点击“有用”小手,感谢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