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在“平天下”这段话中首先提出的便是“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领导者或帝王尊敬老人,百姓中也会兴起孝敬之风,领导者尊敬长辈长者,百姓也会效法,兄弟和睦。领导者体恤孤儿,那么百姓也不会违背君主的意思,在民间兴起善待孤儿的行为,这就是君子拥有的平衡协调之道。“絜”指的是平衡,不偏不倚;“矩”是古代测量方形的工具。“絜矩”的含义就是公正仁爱,“智周万物,量同太虚”。
工具/原料
推而广之,组织或者国家领导人,决策时也经常遇到左右两派完全相反的意见,这时要遵从公正的原则,充分吸纳两派意见的长处,取长补短,万万不可用一派观点强压另一派。一个领导者只有拥有大智慧,宽广的胸怀才能运筹帷幄,正确协调各种矛盾。其实,曾子所说的絜矩之道,在我们领导力研究范畴,主要讲了三方面———1、仁爱;2、道德;3、宽容。
步骤/方法
1
1、仁爱仁心就是领导者体恤下属的爱心,及领导者对社会及公众的责任心,它体现了领导者的涵养与人性。而慧思是领导者的勤勉和智慧。它体现了领导者的职业道德和执政能力。仁心与慧思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其中仁心是慧思的基础,而慧思是仁心的表现和要求。
2
2、道德“故以知治国,国之贼,不以知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其式,常知其式,是谓玄德。”就是说,以自己的意志治理国家,个人说了算,就会治得国家盗贼四起,不以自己的知识而是按人民的意志治国,则国家必然幸福昌盛。我们可以看到,老子提出了两种管理模式。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是从纯粹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由管理者负责决策。另一个是从下属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管理,是一个互动或者民主的思维方式。老子认为,后者是正确的。
注意事项
领导好自己还需要提高领导自己本身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出了问题要敢于担当责任,有了成绩要善于表扬下属。如果我们所在的部门和市场出了问题,总是一味责怪下面的人能力不够或者工作不得力,不检讨自己的失误和不足,是片面的做法。先检讨自己,反省自己有没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这样更有利于我们改进工作,更有利于领导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