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537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如何绘制好看的分析图

三分画七分裱,再好的设计得展示出来才算数,否则你高水准的概念就永远只有你自己一个人知道!问题是我们建筑系的表达怎么想都不是纯艺、视传那么容易。要考虑的东西略多:设计要源于场地,扎根于场地。具体的表达中,首要的是抓住和突出场地的独特性和你对场地的理解:如果场地古老且建筑物密集,表现当地的拥挤和复杂多样的生活方式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方法/步骤
1

依山或傍水的场地,场地分析中通常都会将山山水水拿出来深入描绘。好画,山山水水这种东西不像建筑物,卫星地图的质量再差也丑不到哪去,随便PS两下效果都不错,尤其是配合CAD图一起的时候:

2

需要注意的是:对比度要大,饱和度要低。很多同学喜欢彩图,到处都是颜色,这非常容易使画面中抢眼的细节变得过多,最终主题未必突出。下图同样傍水,很精致,花的时间更多,但与上图相比效果和易达性都逊色不少:

3

场地分析,尤其是总平尽量不要只用CAD,善用卫星地图

4

表达的内容应尽量丰富,多层次,可以用图块的方式,比较干净小清新,信息直来直去:

5

前面是场地分析,场地分析不能白做,要得出结论,基于生成概念。能生成结论和概念的方向没几个,总结起来常见的如下:

6

流线任何城市的流线都是分主次干道和直线的,而且每个城市都不一样,具有唯一性:

7

通常只要将交通网有选择的提取出来就可以直观的表达城市的商业区、周边住宅区与服务区(如工业)的位置和关系:

8

主干道的关系是丰富的,表达方式自然多种多样。有个普适的真理是城市的区块通常都是串联的,即使是不是很常见的北京那种环状交通网,也一样基本上是串联的。因此如果比例尺较大,我们就可以从区块之间的联系方式进行表达。

9

需要注意的依旧是对比度和饱和度的问题。比例尺大了,通常会涉及到涂个背景色的需求。同样的场地、表达方式,一个背景色不同,可以产生下面的情况:

10

除了主次支,流线分组方式还有一打,包括交通工具、人群属性、年龄等等。下图是从交通工具进行区分的流线分析图:

11

灰色背景配中高饱和度的标注流线能分组就说明表达起来也能分层:

12

需要声明的是流线的表达不一定需要较大的比例尺,也不是只能用平面(或较小透视的轴测图)来展示。 用些剪贴画(Collage)的方式往往效果更引人回味(尤其是对于申请中 和 在读中的建筑生而言,这种表达方式更值得提倡):

13

之所以提倡Collage的方式无非就是它更艺术,更容易体现和反应设计师的审美和感受。但制作有难度,怕做不好的可以尝试下面的方式:

14

如果建筑的楼层分布比较有意思(如错层),建议用轴测图或剖面图的方式表达纵向交通通道,表达的会更直接:

15

渲染技巧娴熟的可以这样(但需要强调的是,再好的渲染图,也不如上面的PS出来的图讨考官喜欢):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