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语言展示
当前在线:1119今日阅读:168今日分享:49

子宫内膜薄如何改善?

正常子宫内膜受卵巢性激素调控,其厚度、形态、代谢、及生殖内分泌功能呈周期性变化。在每个有排卵的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仅在极短的敏感期允许胚泡植入。通过对子宫内膜组织形态学研究发现胚泡植入的敏感期在排卵后的7~9d,即月经周期的21~23d,此期为种植窗期。子宫内膜是胚胎发育的基础,一定厚度的子宫内膜是胚胎种植的必备条件,子宫内膜过薄,可以导致妊娠率下降甚至不孕。
薄型子宫内膜产生原因
1

薄型子宫内膜病因不仅涉及宫腔操作和感染史,而且涉及内分泌、年龄、药物等因素。

2

1.宫腔手术史及生殖器结核      反复的宫腔内操作损伤子宫内膜,严重者致内膜修复障碍常导致子宫内膜菲薄或宫腔粘连。B 超下表现为子宫内膜菲薄,内膜连续性中断,宫腔内局部积液等; 宫腔镜下可见宫腔呈不同程度的狭小、变浅,呈桶状或针孔状,宫腔内广泛瘢痕及肌性粘连索形成,子宫内膜菲薄或无,大部分宫腔粘连封闭。

3

2.年龄      年龄因素除影响卵子质量,也是ART 周期中子宫内膜薄的一个重要独立影响因素,内膜厚度与年龄因素呈负相关。

4

3.ART相关药物及促排卵方案     氯米芬是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排卵的一线用药,但由于其对雌激素的拮抗作用和相对较长的半衰期,常致促排卵周期中子宫内膜偏薄的问题。

治疗方法
1

(一)病因治疗     对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等导致内膜薄者,首先予解除病因治疗。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切除术成为治疗宫腔粘连的标准方法,术后应用大剂量雌激素周期治疗来预防粘连复发,周期性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的生长,以达到改善月经情况及促内膜修复的效果。

2

(二)药物治疗1.雌激素治疗         黄体酮是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整月经周期,短期具有一定作用,黄体酮具有副作用,长期使用会影响正常的生活习惯,也有可能会出现阴道点状出血,宫颈分泌物性状改变,乳房肿胀,恶心,头晕,头痛等症状,要慎用黄体酮。黄体酮有口服和注射两种剂型。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学影响,为维持妊娠所必需。

3

2. 低剂量阿司匹林低剂量      阿司匹林能有效抑制血小板TXA2 的合成,而不影响血管壁PGI2 的合成,使TXA2 /PGI2 平衡趋向于PGI2 占优势,从而抑制血小板活性,促进子宫内膜血管生成及容受性相关因子的表达,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增加胚胎种植率。

4

3.己酮可可碱联合维生素E     己酮可可碱为非特异性外周血管扩张药,其代谢产物具有改善血液黏度和改善微循环作用,可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并抑制中性细胞黏附与激活,增加局部血流。维生素E 具有促进女性雌激素分泌功能,还是一种很重要的血管扩张剂,具有抗氧化保护机体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毒害等作用。

5

4.中药     据中医理论,女性月经及生殖有赖于“肾-天葵-冲任-胞宫”之间的相互调节与平衡,与西医的“丘脑-垂体-卵巢-子宫轴”相呼应。肾主生殖,主藏精。肾精亏损、血虚及精血亏虚、气滞血瘀等均可导致薄型子宫内膜的发生,但主要以肾虚为主要表现。由此提出:活血补肾助孕汤、补肾调经汤、增膜汤、补肾养血汤、固肾逐瘀汤、复方丹参颗粒等多种方剂。目前中药对顽固性薄型子宫内膜的治疗已显示出越来越大的优势。

6

(三)其他治疗1.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     HSG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其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造影剂对子宫腔机械冲洗及分离宫腔粘连的作用;泛影葡胺造影剂中的碘对局部有杀菌、促进炎症吸收作用,从而促进内膜增厚。

7

3.子宫内膜薄的饮食调理      子宫内膜薄女性在饮食上要以豆类、谷类、薯类为主。肥厚油腻,易于滞瘀,少食为好。干果不忌,可随时食用。养生行血,核桃温阳,大枣、桂圆益气养血,更为适用。可以多吃黄豆、黑豆及豆制品,大豆含有天然雌激素,能补充雌激素,配合妇炎药丸治疗。另外还可以多吃羊肉、乌鸡等肉类对其也有一定的好处。平时饮食上也可以多吃些含有天然雌激素的食物补充雌激素。

8

2.神经肌肉电刺激和生物反馈疗法     NMES生物电刺激脉冲可改善盆腔局部环境及循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中,如特发性慢性盆腔、痛经等,并取得良好的临床预后。

推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