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阶段重中之重的任务,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直以来都在被动地按照老师的设计模式学习,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那么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呢?
工具/原料
1
学习目标单
2
语文教材
方法/步骤
1
布置任务:在学习新课的前一天布置好自学任务,公布自学目标,要求学生做好自学笔记。
2
检查预习:上课时,首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和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先出示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然后教师随机指几名同学朗读课文,可根据平时对同学情况的掌握,指一到两名阅读水平较高的同学先读,然后再指其他同学读,起到一个领读效果。年级越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越高,慢慢的,就可以随机指名阅读。
3
小组交流,汇报自学成果,提出交流要求:1.依照自学目标里的问题,逐个交流对这篇课文的自学成果。2.小组间交流后,对每个问题形成一个小组的最佳答案。3.对不理解的问题进行研讨,小组不能解决的,一会提交全班进行交流。
4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成果,即自学目标中要解决的问题的答案,教师随机根据学生的回答,深入挖掘,随时板书或者出示ppt进行引导理解和讲解,重点部分随时指导朗读,达成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在汇报的时候,每个小组代表回答之后,如果不够完整,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对于个别小组不理解的问题,询问其他小组能否解决,如果不能,教师进行引导理解。 这一步要求教师必须充分备课。因为学生的汇报随意性很大,教师必须灵活运作,随时调整教学设计。
5
指导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把握,分析过程中也进行了重点指导,那么在学完整篇课文之后,可让学生联系有感情朗读课文,更好地理解课文。
注意事项
对于那些比较懒惰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方法,激励他们,避免敷衍了事,达不到主动学习的效果。
上一篇:qq群如何提醒学生收作业?
下一篇:怎样快速写完作业